幼儿教师随笔《山区学前教育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2022-04-11 19:3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教师随笔《山区学前教育的现状及应对措施》》,欢迎阅读!
幼儿教师,学前教育,山区,随笔,应对

山区学前教育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我是一名多年从事山区幼教工作的幼儿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思考,对山区学前教育感触颇深,也有了自己是一些看法,包括幼教管理和保育教育工作。在此陈述于后,请教于同仁。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山区的家长也渴望着把孩子送到学校,尽早接受教育。但山区幼儿教育存在的办园条件参差不齐、教师素质高低不一、办园质量整体上缺乏有力保障等诸多问题,影响到了山区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也影响到了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要建设和谐社会,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办学水平,为每个孩子创造公平受教育机会,就不能不关注山区幼儿教育的发展。

一、山区幼儿教育现状概述

山区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石,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但是就目前现状来分析,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1、学历水平不高2、待遇相对偏低3、工作强度大4、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少5、社会地位不高。目前山区幼儿教师普遍年龄偏大,40岁以上占50%以上,不利于事业发展,针对山区幼教实际,拓宽师资来源、提升教师学历、充实教师队伍,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现在山区幼儿教师的主要来源还是小学下一线教师居多,他们只是进行了短暂的专业培训,虽然取得了资格证书,但专业素养、技能还与专业幼儿教师有较大差距。我们应鼓励中师及中师以上学历毕业生到农村幼儿园工作。对于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幼师函授的毕业生加强职后培训,不断适应教育的新形势。还应为山区幼儿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营造尊师重教的好环境。因此应呼吁主管部门和社会给与农村幼儿园教师多一点关爱,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倾听他们的心声,要搞好农村幼儿教育需要我们营造一个尊师重教、关心支持农村幼儿教育的良好氛围。山区幼儿园普片存在办学条件差设备设施设备设施陈旧和欠缺问题,连起码的课桌凳都无法陪齐,用的只是非常陈旧完全已经淘汰了的木质桌凳。

二、对山区幼儿教育发展的思考 (一)、加大投入,缩小差距

三岁是孩子进入幼儿园的最佳年龄,家长应及时送孩子进入幼儿园,让他们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接受全面教育,这对幼儿身心发展大有益处。当孩子步入幼儿园时,就迈出了走上社会的第一步,孩子在集体的生活中可以积累经验,塑造人格、形成与人分享、合作,并尊重他人的品质,有利于培养集体意识,形成合群、开朗的性格,进而弥补目前独生子女缺乏伙伴、形成孤僻格的缺陷。学前教育是地方老百姓的强烈要求和愿望。特别是随着生活的不断提高,温饱不再成为人们的忧虑,为人父母对孩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1


心情更加强烈。经济时代的刺激,使农村大多数的年轻父母都不愿面朝黄土背朝天而外出打工,仅有闲不住的、经过粮食的老一辈放不下他们耕耘几十年的土地,这时3——6岁的幼儿是两代人最大的矛盾。学前教育的开办为他们解决了这个困难,使得年轻的父母放心外出找钱,使得年长的老人安心上坡下地,不再为小孩关在家怕玩火、摸电,留在外面怕下河落水,拖在身边干活不方便而忧心。 山区幼儿教育都是依附于村小和中心小学乡镇政府无资金投入或资金投入很少。这样就严重阻碍了山区幼儿教育的发展,因此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对山区幼儿教育的投入和放宽山区幼儿教育的政策。但由于农村经济水平低,村民平均受教育水平低,学前教育没有强制性,普遍不被重视。

(二)因地制宜的开展保育教育工作

1、对于山区幼儿应选一些简单的、图文并茂的《语言》、《数学》和《美术》描红书作为辅助教材即可,这样,也降低了对幼儿的收费。另外如果父母有文化,我们还可建议他们为孩子买一些幼儿图书、启蒙报刊作为课外读物,充实幼儿认识,拓展幼儿的视野。除了辅助教材,那么主教材是什么呢?主教材就在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山川、田野、河流、蓝天、白云、农民牵着的牛、马、羊,喂养的鸡、野、鹅、耕种的桩稼、生活用品、吃的、穿的、用的,不正是一页页、一本本、活生生的有声、有色、有形的教材吗?有了这样的好教材,就看学前班教师怎样用这教材去备课、上课了。 2、应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教法。

1)、教材的教法:传统的教法是由科学引入实践,我认为则应把实践引科学作为切入点,即从具体的东西引入抽象的科学。如,语言汉字的认识,教师可问小朋友,我们都是什么?他们一定会说,我们都是人。教师可以接着问你们想不想认识这个字呢?有了教师的诱导,他们一定会说这样,教师就自然而然地引入了字的教学,即字的笔画及其名称。学字的写法后,教师又可以问你家有几个人呢?他们的回答又引入对数字的认识。这样,不但增进了幼儿语言文字的知识,又完成数学的教学,语、数知识不分开。单从的大小、高矮、肥瘦、老少、不同辈份的称呼等等,去备课上课就够教师上上十天半月的。教师主要是让幼儿想说、会说就可以了。 同样地,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他们对植物和动物一点也不陌生,如前面我们提到的马、牛、羊,鸡、鸭、鹅等。关于植物的教法,学前班的教师可以从栽培下种的时间、形状、颜色、作用等角度引导孩子学习。在教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收集信息,总结经验。此外,教师不一定要在教室里教这些教材,教师可以带着幼儿走出去,边玩边教。这样,时间瞬时过去,学习不枯燥、不抽象、幼儿乐学、举一反三。例如,我在上《认识蔬菜》时,就把幼儿带到地里去看,带着他们认识哪些是白菜、青菜、波菜、萝卜等,孩子自己就能说出什么菜吃叶、什么菜吃根,什么菜开什么颜色的花;冬天主要吃白菜、萝卜,夏天主要吃豆、吃瓜等等。



2


2)、幼儿的教法:由于年龄的参差,我们可以进行分层教学。5岁多的儿童是来年一年级的幼儿,教师精力应主要放在他们身上。在学习习惯上,使他们学会准备和整理学习工具,会仔细翻书、安静看书;在语言上,能说语句通顺的话,能正确表述语言内容,认识四线格和田字格,能认识生活中常用的简单的字;数学上,会数数,写和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的数;在生活习惯上,会自己穿戴,上厕所不用老师帮,养成按时到校、回家的习惯。而四岁的儿童,可以要求他们在语文上能说,不一定要会写;在生活遇到困难时,如系鞋带、削笔等,会向老师和他人求助。4岁以下的儿童,只要他们会跟着说就可以了,但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不能忽视他们。如,上到《认识“3”时,我让6岁左右的儿童从玩具中抽出3件,一个一个的数给大家看,再让年龄小的儿童仿着做,然后大的学写,小的就去玩具中那里,把玩具自己分成33个一堆。此外,学前班还可以用大教小的方法,如哥弟互教,姐妹互学,发挥他们做小老师的作用。总之,学谦把教师要想办法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三)、关爱留守儿童

现在,山区入园的幼儿总数不多,但留守儿童的占据了较大的比例。我们发现,这些孩子的心理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健康成长,因为他们得到的爱是残缺的,不是在粗暴型家庭长大,就是在溺爱中生长,这样的环境还会蕴育幼儿自私、撒谎的不良习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一起生活,这些老人忙于自己的事,没有耐心去用心教育孙儿。有的老人本着他们那代人的油盐出好菜,棍棒出好人的老思想,小孩稍不听话,就痛打一顿;还有的老人觉得小孩可怜,没有父母在身边,像孤儿一样,于是孙儿要星星,他们就决不给月亮,不问孙儿的对与错,就一味地宠爱他们。所以说,他们比同龄人更需要爱和呵护,老师要多留心和关心留守儿童。 (四)、狠抓师资培训,提高保教质量

当前,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刻不容缓。在现有条件下,利用当地资源开教育活动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要让这种尝试持续,有效地进行下去,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行为的转变是关键。幼教管理、培训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减少不切合实际的集中培训,观摩活动、评优课不能走过场,要重实效;应长期扎实地开展城乡幼儿园手拉手活动,从城市幼儿园及师范学校教师中招募志愿者下乡支教,扶植一批农村示范园和骨干教师,以点带面,促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全面发展。

事实证明,加强山区幼儿教育有益于学校,有益于人民,有利于社会。我们要充满信心,在工作中不断反思、总结、提高,让我们共同努力把山区幼儿教育这块处女地开垦得更加有声有色。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e6984fe2d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