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文内容概括

2022-03-22 23:19: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课文内容概括》,欢迎阅读!
课文,概括,初中,内容

初中课文内容概括

七上

1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用象征的手法,写通往理想之路,要翻越无数座山,经历许多困难。

2美国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写了小时候攀爬悬崖的事情,启示人们面对困难要一步一步克服。

3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用象征手法,启示人们遇到不幸要豁达乐观,积极进取。 4朱自清的《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 5鲁迅的《风筝》记叙小时候毁掉弟弟风筝的事,表现了感人肺腑的亲情。

6莫怀戚的《散步》记叙祖孙三代散步的经过,表现中年人的责任之大和亲情的可贵。 7丹麦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描述一场荒唐的闹剧,揭露了以皇帝为首的统治阶级是奢侈浪费和虚伪愚蠢。

七下

8 鲁迅《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封建教育制度的不满。

9 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用象征、插叙的写法,写爸爸的辞世和自己在爸爸的教育和关爱下的成长。

10安徒生的《臭小鸭》,写丑小鸭经历挫折和打击后,变成白天鹅的故事,表现它对美的向往和坚持不懈的追求,可谓有志者事竟成 11王安石《伤仲永》,说明后天教育对人成长的重要性。 12法国都德《最后一课》,反映在国土沦丧之际,人们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13北朝民歌《木兰诗》写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描写了一位英勇善战、热爱和平、淡泊名利、孝顺父母的巾帼英雄。

14 臧克家的《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赞扬了他言行一致、严谨治学、热情爱国的崇高品质。

15法国莫泊桑《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描写了一群作家的鲜明个性。

16鲁迅的《社戏》记叙小时候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留恋,对聪明、纯朴、热情的伙伴和乡亲们的赞美。

17丰子恺的《竹影》写小时候伙伴们借月光画竹影的趣事,表现童心和童趣。

八上

18孙犁《芦花荡》写抗日战争时期一个老头子智斗鬼子的传奇故事,赞美了他自信又自尊,柔情有热血的英雄性格。

19法国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抓住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事件,谴责强盗行为,表达对被侵略国家的同情。

20鲁迅《阿长与三海经》用先抑后扬的写法,深情抒写了对质朴、善良、热心的保姆的怀念。


21 朱自清《背影》记叙父亲为儿子送行、攀爬月台给儿子买橘子的经过,表现了深沉的父爱。

22 李森祥的《台阶》,叙述父亲为盖新房苦干一生,表现农民的艰难困苦和不懈努力的精神。

23杨绛的《背影》写自己和三轮车夫的交往,赞美他善良厚道的品格,表现对不幸者的深切关怀。

24余秋雨《信客》写了两代信客的命运,赞美信客诚信为本,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品格。

八下

25鲁迅的《藤野先生》记叙和藤野先生的交往过程,赞扬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让我们体会到浓浓的师爱

26胡适《我的母亲》用朴实的语言记叙了母亲含辛茹苦教育子女的事情,表现了母亲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宽容隐忍、仁慈宽厚优秀品格,表达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27奥地利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用先抑后扬的写法,描写托尔斯泰相貌平平、却有一双犀利无比、能洞察世事的眼睛,表现他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28美国海伦凯勒《再塑生命》叙述了沙利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

29郭沫若《雷电颂》赞颂了屈原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30鲁迅《雪》描写了江南雪景和朔方的雪,赞扬朔方的雪的独立而张扬的个性和精神。 31沈从文《云南的歌会》描写了三种不同场合的民歌演唱情境,洋溢着对自然、人类、艺术的赞赏。《边城》

32汪曾祺《端午的鸭蛋》通过对家乡端午节风俗和家乡咸鸭蛋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对故乡的热爱。

33萧乾《吆喝》介绍了各种各样具有戏剧性的叫卖声,从中流露出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所怀有的特殊的眷恋之情。 34琦君《春酒》,以春酒线索,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情趣,抒发了对童年、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

35冯骥才《俗世奇人》以泥人张的高超手艺和杨巴的巧嘴为话题,塑造了来两位有着独特技艺和性格的民间艺人形象,表现了在天津卫码头有绝活才能生存的主题。

九上

36鲁迅《故乡》描写我回故乡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了中国农民生活遭际和精神,抒写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的忧虑和追求人生新路的信念。

37曹文轩《孤独之旅》记叙主人公杜小康在牧鸭生活中,战胜了孤独而成熟、坚强的成长历程。

38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叙述我一家人对待于勒叔叔前后态度的变化,揭露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39施耐庵《智取生辰纲》,写的是杨志押送生辰纲去往东京,在途中(黄泥冈)被晁盖吴用等用计夺取的经过。

40罗贯中《杨修之死》记叙曹操杀死杨修的经过和缘由,表现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的性格,也表现了曹操的奸诈和深谋远虑。


41吴敬梓《范进中举》写范进中了举人后喜极而疯的事,表达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反映了世态的炎凉。

九下

42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用象征手法,表达深沉而真挚的爱国之情。

43余光中的《乡愁》用托物寄情的手法(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种意象,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上)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及盼望祖国统一的心声。 44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用象征手法,虚拟和想象自己用残损的手掌抚摸饱受践踏和蹂躏的祖国土地,表达了诗人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被入侵的痛苦及热爱祖国并对人民战胜侵略者的坚定信心

45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将个体的熔铸在祖国的大形象里,抒发了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强烈的爱国之情、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46雷蒙托夫的《祖国》通过对极有特点的俄罗斯的自然风景和充满生活乐趣的农家生活场景及风俗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独特的爱,批判了那种麻痹人民的虚伪的爱国主义宣传。

47休斯的《黑人谈河流》表现对黑人祖先和故土的寻根意识,对黑人种族强烈的自豪感。

48鲁迅《孔乙己》:通过的眼睛来讲述,以众人的笑贯穿整个故事,塑造了自命清高、好逸恶劳、迂腐可怜的孔乙己这个旧时读书人形象,给读者展示了当时人与人之间麻木冷漠,势力冷酷的社会环境,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等级思想对人的毒害。

(环境描写作用:交待了对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表现了社会严重的阶级对立,人和人之间冷酷的关系,渲染了一种冷漠,悲凉的社会气氛,为主人公的出场和悲惨命运作铺垫。 49刘绍棠的《蒲柳人家》用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说唱艺术的表现手法,热情赞颂了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他们热忱正直的感情,以及肝胆相照,扶危济困,赤诚相见的美好品格和高尚情操。 50契诃夫《变色龙》借变色龙这种动物善变的特征,讽喻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反复无常、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性格特点,巧妙揭露了俄国警察制度的反动和虚伪。 51杰克.伦敦《热爱生命》:同过人与狼、与自我生死搏斗的历程,成功地刻画了这个坚韧顽强、不畏艰险的硬汉形象,并启示人们:人活着就要同各种困难做斗争,只有用于追求胜利,抗争命运,才能充分享受到生命的价值与快乐 52冰心《谈生命》揭示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快乐和痛苦相生相伴的共同法则,表达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53王鼎钧的《那树》: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又最终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呼吁城市文明发展和自然之间和谐共处 54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描写了地下森林的形成历史,满怀激情的歌颂了地下森林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对孕育地下森林的峡谷的无限景仰之情 55勃兰兑斯《人生》表达了对人的生命本质和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他对生命珍爱的情感及让一生过的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e76c54669eae009581bec7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