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历史和由来

2022-04-02 06:24: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清明节的历史和由来》,欢迎阅读!
清明节,由来,历史

清明节的历史和由来

清明节,又叫扫墓节,一般在44日或5日。这一天是纪念和缅怀祖先的日子。

清明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70年到476 年的春秋时期,为了纪念晋文公的忠实随从介之推。在晋文公登基之前,介之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做成汤给饥饿的晋文公喝。文公十分感激,他许诺会报答介之推,但他登基之后,就将介之推忘得一干二净。介之推没有索取任何回报,悄悄带着老母亲隐居山林。当晋文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为了让介之推重返朝廷任职,他下令放火烧山,但是介之推和他的母亲并没有出来而是烧死在山中。晋文公伤心之余,下令以后这一天不许生火,因此人们只能吃寒食,所以这个节日原来叫做寒食节。

在唐代,清明节又增加了扫墓活动。到宋朝开始在清明节使用蜡烛。现在,中国人去祖先的坟墓前祭拜,打扫并清除坟墓周围的杂草。他们为祖先供上食物、鲜花,点燃蜡烛,或者焚香,燃烧纸扎。这一天的节日还被称为清明节或祖先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eae2e100242a8956aece46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