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引号的用法

2023-03-01 13:07: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六年级语文下册引号的用法》,欢迎阅读!
引号,下册,用法,语文,年级

六年级语文下册引号的用法



(一)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这是引号最基本的用法,即在行文中直接引用他人的话,包括格言、诗词、歌词等。例如: 1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卢沟桥烽火》

这句话中引号的用法就是引用他人说的话。但引号不会引用单个的词语。不过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象声词和音译外来词加引号,也是表示直接引用。例如: 1.“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卢沟桥烽火》

2.一片静寂中,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天游峰的扫路人》

(二)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在行文时,有时为了强调、突出论述的对象,也需要加上引号。 例如:

1.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合作”的话题。《学会合作》 2. 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海洋——21世纪的希望》 在这些句子中,“合作”“能源危机”都是这些句子所着重论述的对象。

这里也有一种特殊情况,表示节日、纪念日的数字部分和重大历史时间加引号,表示地名加引号,专用名词加引号,以前的说法引号都是表示特定称谓。例如: 1“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卢沟桥烽火》 2. 原来,蝙蝠靠喉咙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夜晚的实验》 3. 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明天,我们毕业》

现在看来这些都应该归结到“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这种用法中来。因为给这些词语加上引号就是为了起一个突出、强调的作用。因而判断这种用法的标准就是看是否起强调、突出的作用。 (三)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在行文时,有的词语加上引号就不再表示它原来的意思,而是具有了新的含义。 例如:

1.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夜晚的实验》 说明:“瞎子”本来的意思是指双目失明的人,在这里是指被蒙上眼睛的蝙蝠。 2. 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夜晚的实验》

说明:耳朵怎么能“穿透”黑夜?怎么能“听”到物体呢?在这里是说蝙蝠的耳朵没有“视线”,却能像视线那样“穿透”黑暗,去发现黑暗中的物体;耳朵只会听声音,在这里蝙蝠却能像“听”声音一样,感受到前方的物体,所以“穿透”“听”加上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3. 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最大的麦穗》 说明:这里的麦穗不再是田里长出来的麦穗,而是指出现在眼前的机遇。 4.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理想的风筝》 说明:“瓦片儿”原来是指一片片的瓦或瓦的碎片,在这里则是指形状像瓦片的风筝。 5. 中午15分钟的写字,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明天,我们毕业》 说明:“必修课”原来是指按照规定必须学习的课程,跟“选修课”相区别。在这里是指我们每天都要上的15分钟的写字课。

6. 消息传开,聂将军收到了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说明:“活菩萨”在这里并不是指活着的菩萨,而是指具有菩萨一样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的人。“中日友谊的使者”显然也不是指奉命出使中日,缔结友谊的人,而是指聂荣臻将军像使者一样架起了中日友谊的桥梁,缔结了中日人民的友谊。

所以说判断这种用法的标准是看它是否具有了不同于原来意思的新的含义。此外,课本中有几个例子特别容易引起混淆、争议,因此单独列出来作一个详细的说明。 1.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海洋——21世纪的希望》 说明:“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秋水》,本义是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后来多指因力量、


条件不够而达不到目的,感叹无可奈何。“望洋”是表示抬头仰望的样子。

在这里我觉得“望洋而叹”用的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指望着海洋,因为海洋的喜怒无常而发出感叹。所以加引号是表示特殊的含义。 2. 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海洋——21世纪的希望》 说明:“水球”在这里并不是指真的水球,也是表示比喻,把地球比作一个蓝色水球,形象地写出了地球上海洋面积之大。所以加引号是表示特殊的含义

双引号的作用



一、表示直接引用;(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或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

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2“独钓寒江雪”,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反应了作者的清高孤傲。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4.我一边往回走,一边哼起了最爱唱的歌:“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 5“轰隆”一声巨响,所有的舰船都震动起来,海面上掀起十几丈高的水柱。 6科学家借用一名乡村歌手的名字,给这只克隆羊起名为“多利”

二、表示特定名称;(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外号、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 1.他长得很黑,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黑皮” 2.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3.今天是“儿童节” 4.她是一位“白衣天使”

5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6.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听着名字就让人胆颤。 三、表示特殊含义;(引号中的词语在句子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1.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2.杯子掉到地上,光荣“牺牲”了。 3.调皮的学生得到了老师特殊的“照顾”

4.消息传开,聂将军收到了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四、表示讽刺和否定;(又称“正话反说”,挖苦、讽刺) 1.考了倒数第一,真让人“佩服”

2.除了睡眠,还知道吃饭,真“了不起”啊! 3.他“荣获”了大懒虫的光荣称号。

五、表示突出强调,引起注意。(词语的意思不变、只是突出了论述的对象) 1.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合作”的话题。 2.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早》 3.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海洋——21世纪的希望》 4.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海伦•凯勒》

六、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1.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黄鹤楼送别》

引用常常是复述一个句子或一阶段话,或者是格言、诗词、歌词等,不会引用单个的词语。 特定的称谓是指给事物起的别名,多是名词。特殊的含义是句子中词语有了新的、不一样的意思,多是动词或形容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ebc101df7ec4afe04a1dfc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