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对高唐神女典故的接受

2022-09-16 19:1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对高唐神女典故的接受》,欢迎阅读!
高唐,神女,典故,唐诗,接受



唐诗对高唐神女典故的接受

摘要:巫山云雨高唐神女等艳情典故得到了唐代诗人们的青睐,对这些典故的巧妙运用,使俗世之艳情显得迷幻飘渺十分具有美感,以隐喻、象征的手法巧妙地突破了爱情诗中不可言说的云雨之情使之诗化和雅化。本文通过元稹、白居易、李商隐对高唐典故的运用分析了唐代诗人,尤其是中晚唐诗人喜好高唐典故的原因。



关键词:唐诗;高唐典故;接受

一、元稹对巫山云的神化

元白二人对宋玉巫山云雨典故的传播有着不小的贡献。元稹和妻子韦丛的深情厚谊一向为人津津乐道,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儿年芳二十的韦丛下嫁给24岁的诗人元稹,两人生活虽不宽裕,却也温馨甜蜜。可是造化弄人,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韦丛因病去世,年仅27岁。诗人无比悲痛,写下了一系列的悼亡诗。《遣悲怀三首·其二》这首诗就是作于诗人被贬江陵时: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此时妻子离去二年,诗人依旧深情难忘,面对旧衣不忍开封,可见元稹对韦丛之深情,因此能写出《离思·其四》那样深情动人的诗作,此诗因此也成为古今悼亡诗中的经典:



曾经沦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沧海水巫山云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来表达对亡妻的怀念,这在元稹之前是不太常见的。曾经沧海难为水是从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中脱化而来;除却巫山不是云则是巧妙地使用朝云的典故,把它比作心爱的女子,充分地表达了对妻子的真挚感情。取次花丛懒回顾则是说除了妻子,纵有倾城国色、绝代佳人,也不能打动他的心,取得他的欢心和爱慕。巫山云本是含有艳情意味的意象,诗人则脱去它的艳情意味而突出它的审美意味,用其指代美好而飘渺的事物。巫山云因元稹的动人比喻从此脱去艳情的俗气,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一诗句一直流传至今几乎人尽皆知。



二、白居易对朝云的幻化

元稹丰富了巫山云雨的内涵,而白居易则使朝云典故达到了几乎人尽皆知的地步,这首《花非花》便证明了这一点: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ebd3365e7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d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