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

2022-04-19 23:39: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欢迎阅读!
三观,有感

读《许三观卖血记》有感

余华,19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3岁时随父母迁至海盐。在海盐读完小学和中学。曾经从事过5年的牙医工作,1983年开始写作。已经完成了长篇小说4,中篇小说6部,随笔3部。其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近三十个国家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198)、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法国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等。

读了余华老师的两部长篇小说《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深有感触。“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活着》通过一位中国农民的苦难生活来讲述我们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和活着…….. 《许三观卖血记》通过对许三观人物的塑造,讲述了农村的人们对卖血的观念,认为卖血只是卖力气,力气分两种,一种是血里的力气,一种是肉里的力气,而卖血,正是卖的血里的力气。而且卖血一次能挣三十五元大洋,这可比下田干活多了去。他们都是卖血盖房子娶媳妇,而下田干活的收入仅仅是满足生存,不足以饿死他们。这好比马斯洛需求理论,当最基础的生存要求得到满足的时候,人们会追求更高一层次的物质、精神要求。好比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才会出现需求。从最开始不知道卖血的危害,以为血就是摇钱树,没钱的时候摇一摇,就会掉下来。接着后来阿方和根龙都因卖血败了身体,相继离世。许三观懂得自己再卖血就是在卖命了。可是,一乐得了肝炎,在上海医疗,天天都需要钱,不卖血哪里有钱给一乐治病!他就在去上海的路上一路卖血。还因此休克。到头来,卖了三次血,最后的钱相当于只卖了一次。可是那是一乐,虽不是他亲生儿子,可自从一乐的亲生父亲何小勇车祸身亡那次,一乐的行为彻底感动了许三观。一乐待他如亲生父亲,他待一乐如亲生儿子。后来,生活条件变好,活中不愁挨饿。可是当许三观想去胜利饭店吃炒猪肝和黄酒的时候,却依然想到是去卖血,此时的他已知花甲之年。血头不要他卖血,甚至侮辱他。身体强壮的他,受不了此打击。在大街上一圈又一圈的走着,还带着泪水。当他的儿子和妻子知道他在大街上哭只因为卖不出血,被侮辱的血贱的时候,他的儿子们责怪他,而他的妻子替丈夫委屈道:要不是你们的爹卖血养活你们,是你爹的血养活你们。儿子们的沉默不语。妻子对三观说他们这个时候不差钱,随即从包里拿出一些钱。带他去胜利饭店吃他唯一想吃的猪肝和黄酒。还感叹出:“这就叫屌毛出得比眉毛晚,长得倒比眉毛长。”

读完这篇小说,深深体会到这世间,活着就会不平等。而每个人为着这不平等为自己画个圈,然后将自己套牢。凡是遇到困难,首先想到这个圈,是否堵住这个漏洞,如果堵不住,那将圈画得更大,或者画得更多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ececb8800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e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