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传播对人际交往的影响(1)

2022-05-06 16:26: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网络传播对人际交往的影响(1)》,欢迎阅读!
人际交往,传播,影响,网络



论网络传播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09级新闻班 朱旦 0909071050

【摘要】继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迅速发展,不知不觉我们已进入了信息社会。计算机的出现更为信息社会注入了巨大的活力。自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埃尼阿克”在美国诞生以来,互联网技术便迅猛发展,网络几乎充斥了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对我们生活的每个细节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再也不局限于二人谈话、书信往来、电话通信,一种更加便捷的传播方式出现了,即网络传播。网络传播以其诸多优势获得了人们的青睐,是它使人际交往更加便捷。但网络毕竟只是工具,如果使用不当,必然会对人际交往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关键词】网络传播 人际交往 双重影响

一、 网络传播的界定

要研究网络传播对人际交往的影响,首先要弄清什么是网络传播,从而挖掘出网络传播的特点,进而发现网络传播的优势与劣势。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副主任诗兰认为,网络传播有三个基本的特点: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因此,其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发布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还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互联网络,也被称作网络传播,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通俗地讲,网络传播即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而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二、 人际交往中使用网络传播的优势

网络传播以其传播速度的快速性,传播内容的丰富性以及传播内容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使人类进一步打破了空间障碍带来的隔阂,这使人际交往使用网络传播产生了诸多优势。

(一) 进一步打破空间对人的束缚

从古至今,空间一直是束缚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之一。从历代诗词中我们也可以窥见一斑:唐代诗人李商隐有句诗叫做“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由于空间限制,诗人只能寄希望于那本不存在的“青鸟”,这是何等的悲哀!宋苏轼亦有诗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同样是由于空间的阻隔,诗人只能对月抒怀,用和亲人共同赏月的方式来缓解心中的那份思念,却不能和亲人有半句话的交流。虽然古代也有书信往来,但信息传播效率却十分低下,而且传播过程中需要有人担任传播工具的角色。从严格意义上讲,还没有完全打破空间对人的限制。近代以来,随着电话、电报等传播工具的出现,空间对信息传播的束缚才逐渐被打破,传播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出现,信息的传播几乎成了一瞬间的行为,点击一下鼠标,信息便已传播出去,这样的传播效率是史上前所未有的。对空间的征服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因而人际交往也便变得更加便捷。

(二) 增大信息传播量



1




网络空间到底有多大?恐怕几乎没人能给出一个确切的回答。网络空间就如同那浩渺的宇宙空间,了无边际。也正因如此,它给海量的信息提供了庞大的载体。当我们利用网络和别人进行交流时,我们可以提供给对方大量的信息,只要我们愿意提供。这一点,网络和书信相比就占据了明显的优势,书信传播的信息是极其有限的,而网络却可以传播海量的信息,这无疑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使人际交往向更纵深的方向发展。

(三) 降低信息传播成本

和同样能够打破空间障碍的传播方式电话和电报相比,网络传播的成本是极其低廉的。究其原因,是由于网络传播的信息是电子化、数字化的信息,而不需要纸张等物质媒介作为信息的载体;我们使用电话更是要向相关服务提供商缴纳大量费用。传播成本的降低必定会使人们更多的使用网络进行互动,使人际交往的频率增加。

(四) 传播内容形式多元化

众所周知,书信、电报是以文字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电话通讯是以声音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他们都是单一的信息传播方式。但在网络传播中,信息传播方式却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使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介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使信息的接收者受到多重感官刺激,是人际交往更加直观。在某种程度上,这也使信息传播量大大增加,传出的信息内容也更加丰富。

三、 网络传播对人际交往的消极影响

网络毕竟只是冷冰冰的工具,它不像人那样拥有丰富的情感,这便可能造成传播的隔阂。而且,如果这一工具使用不当,也会对人际交往产生不利影响。

(一) 缺少传播情境,可能造成传播隔阂

人际交往中的场景可谓丰富多彩:有严肃认真的讨论,也有剑拔弩张的争吵;有语重心长的教诲,也有轻松愉快的玩笑;有情深意切的绵绵情话,也有倾心吐腑的促膝长谈;有关怀备至的叮咛嘱咐,也有虚于应付的逢场作戏。这些场景看上去是那么富有人情味,无一不被注入了丰富的人的情感。也正因如此,社会生活的画卷才是五彩纷呈的。但在网络传播中,人们使用的无非是一些冷冰冰的符号,这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具体的传播情境的缺失,这对人际交往是极其不利的。因为缺乏具体情境,没有表情、姿态、语气等副语言的辅助,一句调侃的玩笑话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恶意的中伤,一句温暖人心的问候也可能在瞬间失去它打动人心的力量。因此,各种理解的偏差会不断的出现,对人际交往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甚而产生传播隔阂。

(二) 网络传播可能造成人的“社会化”受阻

当今社会,网络的普及化程度已相当高,电脑也已走进了千家万户。一些儿童从小便开始接触网络,这便逐渐培养出他们自闭、内向的性格,他们不愿与人交流,即使是他们自己身边的父母、朋友(即初级群体),他们养成了对网络的过度依赖,这便造成了与现实社会的脱节。然而,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交往是形成“社会我”的主要机制,关于他们如何“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想象只有在人际交往中才能获得。网络传播使这一正常途径受阻,使一个自然人难以转型为正



2




常的“社会人”,反过来这一结果又会造成人际交往的困难,进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三) 降低人的表达、思考判断能力

前文也有提到过,网络传播的信息是海量的,这便带来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在人接受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信息量过大,人可能根本无暇思考,也无暇去判断接收到的信息正确与否。人在这一过程中,不自觉地变成了单纯的接受信息的机器,而失去了人本身所具有的思考、判断能力;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扮演的是信息接收者的角色,而担任信息的制造者与发布者的情况则会少得多,这便降低了我们本身的表达能力。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表达能力及思考判断能力是人际交往中所必不可少的能力,这些基本能力的降低甚至丧失对人际交往是不利的。

(四) 诱发异常动机的人际交往

网络传播具有很强的随意性,传播信息的真假也很难考证。因而网络传播很容易被一些不法分子用来从事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这些犯罪分子所从事的就是动机异常的人际交往。这必然会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是社会成员丧失对他人的信任。“他信”的丧失对社会是极其不利的,这样的社会难以实现社会协作,如此下去,社会如何得到发展。这便是网络传播带来的弊端。

结论

网络传播已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传播方式,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种先进的传播方式,使它更好的为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重视它带来的各种弊端,注重研究如何规避这些弊端带来的危害,使网络传播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7 8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P81P85 《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

周维武 黄刚《计算机应用基础》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P94P97 (波兰)彼得什托姆普卡 《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 中华书局 2005 瞿彭志 《网络营销》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匡文波 《网络传播学概论》高等教教育出版社 2004

刘晓新 毕爱萍《人际交往心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网站:http://wenku.baidu.com/view/5b79760ff12d2af90242e68c.htm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ef2f41d227916888486d73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