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柴》诗意

2023-11-07 21:48: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鹿柴》诗意》,欢迎阅读!
鹿柴,诗意

《鹿柴》诗意



鹿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



注释:

鹿柴(zhài):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柴:

通“寨”、“砦”,用树木围成的栅栏。 返景(jǐng):日光。一说“返景中景,同‘影’。意思是太阳将落时通过

云彩反射的阳光”。 但:只。 复:又。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落日余光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寂清。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f04dea692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