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梦想》学案

2022-03-19 13:34: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的梦想》学案》,欢迎阅读!
梦想

初二上册第15课《我的梦想》学案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含蓄深沉的句子。

2深刻体会一个残疾人对体育的深情向往,对体育内涵的深刻理解,对人生的独到感悟上。

资料链接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1年到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文学创作。发表文学作品甚多,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一、整体感知

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譬( )如 ( ) 须臾( ) 炫( )耀 给( )予 报偿( 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须臾:

矫揉造作: 故弄玄虚: 茫然若失: 了悟:

3.本文以 为线索,经历了 →梦碎→ ,这一心路历 程,表达了自己对 的深刻认识。

4.读完课文,你知道“我的梦想”是什么吗?这个梦想前后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

5.我的问题 二、探究赏析

1.作者为何会有最初的梦想?后来的梦想发生了变化,又是为什么? 2.品味语言:本文许多语言发人深思,富有哲理,选出精彩的句子品味。 例如: “我希望既有一个健美的躯体又有一个了悟了人生意义的灵魂,我希望二者兼得。”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小提示:可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前后对照,并结合作者的身体状况,感悟到作家所面对的生命,不是一种量的意义的生命,而是一种质的意义的生命。作为一位肢体残疾者,他选择了写作,选择的结果,不但使他一次又一次地摆脱了生命的磨难与绝望,同时又使得他一步又一步向着高尚的生命境界攀登,他的生命质量不但一次又一次发生蜕变,而且他贡献给时代、社会乃至人类的精神财富也越来越巨大和越来越丰富。由此,他对于生命的理解与感悟也越来越具有超越性,已经达到一种一般人所难以企及的高度。

1)田径运动的魅力不在于记录,人反正是干不过上帝的。”作者认为田径运动的魅力是什么?你怎样认为?

小提示:本题可引导学生回忆雅典奥运会的情况加以延伸。

2)上帝从来不对任何人施舍‘最幸福’三个字,他在所有人的欲望前面设下永恒的距离,公平地给每个人以局限。”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3)我不敢说刘易斯就是这样,但我希望刘易斯是这样,我一往情深地喜爱并崇拜这样一个刘易斯。”文中的“这样”指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4)难道我们不该对灵魂有了残疾的人,比对肢体有了残疾的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爱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三、积累迁移

1.这篇文章是作者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撰写的,事隔13年,作者的梦想虽未实现,但是在2001321日,刘易斯与史铁生却真的在北京见面了,会面时,刘易斯将有自己签名的照片和运动鞋送给史铁生,而史铁生送给刘易斯的礼物是自己的一套文集。除此之外,我想他们之间还一定谈了很多话。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个史铁生与刘易斯的对话片断。

2. 如果我是史铁生,你们最想问什么?如果我是刘易斯,你们最想问什么?



附参考答案和思路提示

二、1 pì cù yú xuàn jǐ cháng 2.须臾:片刻。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故弄玄虚:故意装作很高深的样子。

茫然若失:非常失意,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了悟:领悟,明白。

3.我的梦想,追梦,重新设计梦想,体育内涵

4.作者最初的梦想是“只要求有刘易斯那样的好身体就好”。

新的梦想是“既有一个健美的躯体,又有一个了悟了人生意义的灵魂”。

二、1. 因为有欠缺,因为不完美,因为自己不能拥有,所以才有了梦想。 刘易斯在比赛中的失败导致了他的梦想的破碎,使作者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使他的梦想发生了变化。

2.1)在于人的力量、意志和优美都能从那奔跑与跳跃中得以充分展现。你的观点各抒己见。

2)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人总是在不断地、勇敢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之后,才能达到人生目标,获得最幸福的感觉。每个人都是如此。

3奥林匹斯山上的神火为何而燃烧,那不是为了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战败,而是为了有机会向诸神炫耀人类的不屈,命定的局限尽可用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

4)比赛的胜负、得失、荣辱放在一个更高的境界上去思考,他不仅发现人自身的局限是不能轻易克服的,健美的灵魂必须在千难万苦中靠自己去获取,还认识到精神的局限比肉体的局限更可怕,更可悲,所以心灵的残缺比身体的残疾更需要人们关注。 三、言之成理即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f24104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