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小精悍 曲尽其妙——《卖蒜叟》赏析

2023-03-22 16:0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短小精悍 曲尽其妙——《卖蒜叟》赏析》,欢迎阅读!
曲尽其妙,短小精悍,赏析

短小精悍 曲尽其妙——《卖蒜叟》赏析

胡俊华;袁枚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年(),期】2005(000)012

【摘 要】《卖蒜叟》选自清朝袁枚的志怪笔记小说《子不语》,又名《新齐谐》。孔子在《论语》中有“子不语怪、力、乱、神”的话,袁枚就把这部专记怪异鬼神的笔记取名为《子不语》。后来见到元人小说中也有以“子不语”命名的,遂取《庄子》中“《齐谐》者,志怪者也”之语,又改名为《新齐谐》。《卖蒜叟》写的是一个穿街走巷、以卖大蒜为业的生意老人,他职业普通、貌不惊人,但有着神奇的功力。袁枚为了表现卖蒜叟的非凡之处,运用欲擒故纵的抑扬手法,层层蓄势,使行文悬念迭起,引人入胜。小说写的是卖蒜叟,但一开头出场的却是杨二相公。其人“精于拳勇,能以两肩负粮船而起”。能背起运粮船,可见其人之力大无比;旗丁用竹篙刺,竹篙“寸寸折裂”,从中见出他是一个刀枪不入之人;他又是一个枪棒教头,在演武场传授枪棒时,“观者如堵”,围观之人密匝匝围得水泄不通,仿佛是一堵墙,足见其名气之大。作者从正面和侧面多方渲染这位杨二相公“拳勇”之“精”,既为卖蒜叟的出场作了铺垫,也为杨二相公的结局埋下了伏笔。这是行文上对杨二相公的一纵。卖蒜叟就是在这样的“开场锣鼓”中出场的:他“龙钟伛偻,咳嗽不绝声”,不但是一个走路蹒跚的驼背老人,还是一个不停咳嗽的病人!作者用素描手法勾勒出... 【总页数】1(P) 【作 者】胡俊华;袁枚

【作者单位】上海市宝山区罗店中学


【正文语种】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蒜你贱”卖蒜还不如搬蒜赚的多? [J], ;

2.短小精悍 意味深长——马克·吐温《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赏析 [J], 王晓维 3.神完气足 曲尽其妙——杜甫《旅夜抒怀》赏析 [J], 周光轩 4.卖蒜苗比卖蒜强 [J], 邵峰 5.《卖蒜叟》阅读训练 [J], 王希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f906aedc4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f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