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之后 春满洛都

2022-12-06 15:19: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江山之后 春满洛都》,欢迎阅读!
春满,江山,之后,洛都



江山之后 春满洛都

外国语学院翻译二班 陈真真

如果我有一匹马,我会携满目风沙,凝着历史的厚重,去观望一座城。它还年轻,罗衫新着,风采照人。它已年迈,满面皱纹下是帝喾尧舜的传说,目光如海里是武王伐纣的威武,隋唐盛世的繁华。如果春光正好,而他恰随长河而至,我想送给它杜格拉斯的一句话。比起你年轻时的美丽,我更爱你饱经风霜的面容。 惶惶祖宗业, 永怀河洛间

几千年,当昨日星辰已映射不出往日的光辉,当山脊起伏已成脉脉伤痕,当英雄不再美人迟暮,它,依旧以一个圣人的形象屹立在黄河中游。崤函帝宅,河洛王国。英雄逐鹿走天下的岁月里,它用手托起了夏商的传奇,魏晋的风骨,隋唐的繁华。这些久到醇香的岁月里。我们叫它斟浔,西毫,洛邑······。而当大漠雄风吹不起河洛的沙尘,中土名士唤不起丢失的文明,我们只叫它——洛阳。华夏民族在数千年间经历封建剥削的压迫,帝国主义的剥削,这些痛,又有多少不是横亘在洛阳的山水之间,最终以涅槃的姿态成就今日的河洛辉煌。我们容易丢失,便习惯追寻,如果在这江山如画中你再也寻不到魏晋风流晚唐诗,那便请你记住一座城。记住它江山之后的三月繁花。

千年古刹白马寺,半亩佛龛半亩花

清晨四五点钟,牡丹花尚未眠。如果此时你偷闲踱至白马寺,或有一种山中一日,人间千年的感觉。古木参天中你可以体味千年佛法的积淀,悠悠钟声里你会听到千年古都的沉吟。感叹一句:二十四节气,落花人独立,唯有此番知晓人间风情意。而这种文化底蕴,是数千年文明对河洛的捶问。看一座城,我们先记住的是它的文明,河出图,洛出书。烽烟弥漫群雄逐鹿的江山之后,我们看到了洛邑的气质。这里有杜康周公,嵇康阮籍的遗风,有金谷春情,邙山晚眺的丽色。而当你静静坐下时,让你感受最深的是洛阳的佛家气质。他就像是一位圣僧,着仓央嘉措的柔情,有着苏曼殊的风流。北魏迁都邺城十余年后,抚军司马杨炫之重游洛阳,作《洛阳伽蓝记》记录洛阳佛法的气度。这种气度,只有千年帝都能够孕育。焚一束檀香,听钟鸣一击,中华文明的如诗画卷便缓缓展现在眼前。当生活没有给你与付出对等的回报时,当你再也记不起最初的心情时。那便请你记住一座城,记住它江山之后的钟鼓之音。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王维在诗中如此描述牡丹——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我暗自猜测,此时的它赏的必定是洛阳之春。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似乎只有洛阳的牡丹才当得起真国色一说。而洛阳人对牡丹的喜爱已到痴狂的地步。其实未必它处种不出诗人笔下的牡丹,只是这种文化符号只有洛阳才能享有。唐之时,世人盛爱牡丹。这渊源于此时恢弘的文化气度和开放的文化环境。由此推之,推崇牡丹的洛阳,便是将千年风沙融成了这种气质。想必王维在写出牡丹诗时也是同样的心境。年四五月份,是赏牡丹的最佳时期,即便不到王城公园,洛浦公园一转,你也会徜徉在牡丹的海洋中。这种盛况,是言语不能形容的壮丽。牡丹每年都会开花,而中国人每年都会去赏花。每见一次,都是不一样的心境。就如同读红楼,千遍不同且另有万番滋味在其中。千娇百媚看不够,魂牵三月洛阳花。牡丹,总是以一种不同寻常的姿态立于中国人的记忆之中。如果你不曾拥有这片繁花,不曾享受这处繁华,那请你记住一座城,记住它江山之后的国色天香。

我们常将洛阳同沉重的历史联系起来,在它的遗迹上追寻那英雄辈出的年


代。看到它,似乎就看到了岁月如歌,江山如画,看到了中华民族路途中的累累白骨和道道伤痕。也许它曾经历过那英雄冢寂寞,皇廷马蹄落。可是当我游走在洛阳之春时,我只看到了它的春日胜景。那些血色映照山河的时代已经过去,们垒砌了洛阳的护城墙。我们站在这浓厚的历史下赏岁月之春,何不快哉?

江山之后,春满洛都。来年三月,共君一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fcb46db2e3f5727a4e9629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