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案

2023-02-27 03:0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与地坛教案》,欢迎阅读!
地坛,教案,我与

我与地坛教案

我与地坛教案 一、教学设计思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⑴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⑵品味作者沉静、缜密、抒情的语言。

2.能力目标:⑴学习借鉴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饱含感情、充满哲理的写作方法。⑵体会作者残疾15年来生

活中那些复杂难言的真切感受,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生命意义的认识。3.德育目标:体悟珍爱生命,感悟亲情,顽强求索的精神内涵。

(二)教学重点

寻找线索,把握文章,感悟由“死”到“生”的复杂情感,由此去解读文章的内涵。

(三)教学难点

体会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解开“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

1、教法。在教的过程中,发挥教师主导的作用,激发学生自主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达到教学目的。总结有如下几种方法:激趣法、诵读法、启发讨论法、迁移归纳法。

2、学法。本文篇幅较长,应在课前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精神,让学结合预习阅读语文读本中相关的文章,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定。在些基础上,再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从而达到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目的,培养自学能力。在课堂上,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二、教学的实施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作者作为残疾人对生命的感悟。 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

2、交流讨论:⑴交流讨论阅读语文课本《我与地坛》和《秋天的思念》的感想,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及时给予鼓励。⑵思考预习题:①通过阅读课文,你认为史铁生是一个怎样的人?②史铁生笔下的母亲形象是怎样的?③你从中借鉴吸收到什么精华?(答案不要求统一,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的意识。)

3、简介作者(投影史铁生画像)(原文有明确内容,此处略) 4、研习课文,理清思路。

默读全文,概括前后两部分内容要点,理清全文的总体思路。明确:第一部分:古园风景,“我”的思路。第二部分:对母亲的理解。

5、研习第一部分内容

(让学生自主阅读,提出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从而解决问题,教师及时进行鼓励引导,总结归纳学生提出的重点问题。答案不要求与参考书一致,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问题(原文有答案,此处略):⑴史铁生为什么喜欢地坛?⑵作者在文中有哪几处关于地坛景物描写的?这几处描写有什么特点?(朗读相关段落,请找出关键语句,展示地坛图片)⑶15年来,史铁生在地坛思考了什么问题(概括文中相关语句)(提醒学生注意这样几句话:“我一连几个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察看看书的`魂”)?⑷在对生命的追寻过程中,地坛给了作者什么启示?(从文中找出来)⑸如何理解“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句话?⑹为什么地坛使作者得到这样的启示呢?⑺你怎样理解作者对地坛的感情?

6、鉴赏吸收(可以引导学生从内容和语言两大方面进行总结,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深刻的思想内涵。)

7、知识迁移

你知道哪些人和命运进行抗争最终取得成功的例子吗?(原文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ff6db6df2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