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2022-06-12 04:57: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舞蹈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欢迎阅读!
小学教育,舞蹈,作用

舞蹈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舞蹈教育艺术教育、情感教育,也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教育

功能是使青少年在接受舞蹈艺术美的熏陶中逐渐具备较好的人体美的基本素质,获得协调动作的基本能力,领悟舞蹈艺术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从而提高完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陶冶高尚情操对培养良好品行、意志及良好的舞蹈艺术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舞蹈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上干扰多,小学生又活泼好动,如果课的开始部分只局限在队列练习和做徒手操上,教学形式就容易重复和呆板,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影响课的顺利进行。而舞蹈练习,能使学生既动身又动心,变化多样。好的舞蹈还能使学生的感情产生共鸣,激发他们的积极情绪。因为,新的内容和形式所产生的新颖刺激,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男生喜爱节奏感强、动作奔放的舞蹈,女生则喜爱节奏较慢,动作柔和的舞蹈;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更加喜欢。在实习教学中我深刻感受到课的开始和结束部分(特别是在中低年级)穿插一些不同风格的舞蹈,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节学生的情绪,是很有效果的。 2.舞蹈也有锻炼身体的价值。

国内外对小学生进行素质测验的资料都表明,在一般情况下,正常儿童的灵巧、敏捷素质,并不完全取决于先天的遗传,而主要是在后天的日常生活中培养的,并受本人运动爱好的影响。经常进行舞蹈练习,有助于改善和提高儿童的灵巧、敏捷等素质。儿童初次接触舞蹈练习时,个人的接受能力、协调性差别甚大,强弱分明。但是,通过一般时间的练习后,这种差别就明显地逐渐缩小了。此外,舞蹈练习还能起到培养学生的正确姿态、增强韵律感和陶冶情感,以及提高人体活动能力等多方面的作用。

另外,舞蹈练习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种手段,而且不受场地器材的限,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一种较好的辅助教材。 3.培养学生舞蹈创作的能力

想象是创造源泉,想象是发明的雏形。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张开想象联想的翅膀,把抽象的音乐变成活生生的思维,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从而加以巧妙的构思,激起他们创作的欲望与勇气。在课堂上,我会给学生讲述舞蹈背景音乐的所包含的内容及音乐所描述的意境。让学生自编、自导、演,从而培养他们艺术的鉴赏能力。创造力的发展能帮助学生创造性地理解音乐的内涵,编创出立意新颖的舞蹈,从而促进学生对舞蹈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随着近年国家全面的改革开放,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原来那种单纯的专业化舞蹈教育制度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国家开始重视舞教育的普及,特别是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来,舞蹈教育已成为塑造全面和谐健康人格的必要手段,成为艺术教育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小学开展舞教育教学活动为学生身心全面成长发育提供生动、广泛的舞台,而且还从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普通学校中开设舞蹈课程必将会全方面的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专门的舞蹈家,而是把它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力、艺术鉴赏力,提高舞蹈欣赏水平,最终达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新一代的艺术素养我们也将更加努力让舞蹈在经后的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ab29a69f51e79b896802266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