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音韵美

2022-12-25 18:1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的音韵美》,欢迎阅读!
音韵,古诗

古诗的音韵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则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我们都知道,古诗不同于我们现代的文章,它在乐曲的韵律,节奏,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均衡等方面都是有着严格的要求的。因此,对于新学的一首古诗,一定要充分的朗读,读出诗韵,读出它的音乐感。 1.押韵

韵是古典诗歌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所谓韵,就是相当于汉语拼音中的韵母。凡是同韵部的字都可以押韵,也就是把同韵的几个字都放在句尾,所以也叫韵脚,一首诗里都用一个韵部的韵脚,就叫押韵。古诗中的绝句和律诗一般情况下奇数不押韵,偶数句押韵,一押到底不变韵,在朗读的时候对韵脚就要恰当的重读,非韵脚的音要读得轻一点而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音韵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所以说,古诗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应该铿锵有声,自然而然的读出音乐感,让人能够感觉到悦耳顺畅的音韵之美! 2.节奏

诗人在诗歌中抒发情怀不是平板的,而是波澜起伏的,这诉之于文字便成了诗歌的节奏。伟大的诗人郭沫若说:大概先扬后抑的节奏,便沉静我们;先抑后扬的节奏,便鼓舞我们。《论节奏》一文中指出: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型,也是她的生命,我们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要想读出诗的节奏感,就一定要注意诗句中的停顿。 在五言诗中,一般是一句三顿,二二一或二一二句式。“221”如: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212”如:举头//明月,低头//故乡。(李白《静夜思》七言诗的诵读,通常是四顿读, 一是“2221”如:梅子|金黄|杏子|肥。二是“2212”如:泉眼|无声|惜|细流。三是“43”如三万里河|东入海。四是“223”如月落|乌啼|霜满天。但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不管是五言还是七言,后面的三个字往往构成一个较大的间歇,俗称三字尾,在这三字尾的停顿处实为音断气连,即前面的字音虽然断了,但气息要缓缓地连接后面的三字尾。如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1 / 1 / 1重音 理解了古诗的意思,自然会把某些重点字词读得稍微明显一点。其中,语音轻重是关键。


如《泊船瓜州》一诗,根据诗的意思就应该把只、又、时加以重读,这样诗歌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就显而易见了。重音读得好,不仅可以突出诗句的含义,而且可以给人以轻重有致、节奏和谐的美感。所以说,朗读时根据诗的意思要确定好重音。重音读得自然有力,恰到好处,可以帮助我们对诗的内容加深理解,也能体现出古诗的音乐美。 6. 语调

我们可以感觉到,不同的作品或者不同的诗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如李白诗歌的豪放,杜甫诗歌的现实,白居易诗歌的通俗等等,读起来的语调都是不一样的,而在同一首诗歌中的每一句话中,它们的语调也是有高有低的。所以我们在理解了古诗的意思之后,确定了它的风格就要用不同的语调来读。比如写景的,心情愉悦的我们就可以读得欢快一点,如(杨万里《小池》。现实的,蕴涵深刻情感的我们就可以把语调放低一点,读的深缓一点,如(杜甫《春望》。在读每句话时,一般我们都遵循升语调时声音越来越大,句尾拖长且上扬;读降语调时,由强到弱,句尾处语调平缓。这样就读起来起伏跌宕,取得相应谐趣的效果,可以很好的表达出古诗的意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28b1b22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d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