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国情

2022-07-11 18:15:0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当代中国的国情》,欢迎阅读!
国情,中国,当代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一理论是怎样提出来的,它对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国情有什么重大意义呢?



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认识的曲折发展

毛泽东曾说:“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i]可是,党的领导人在对中国国情的认识上,曾发生过多次曲折。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由于对国情缺乏认识,照搬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提出党的纲领是“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即认为中国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党的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是明显地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后来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处于军阀官僚的封建制度把持之下”的、受“国际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所支配的半独立国家”,即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国家,应该首先进行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民主主义革命。于是,在19227月召开的二大上,制定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后来的几次代表大会,都坚持了这一观点。

但是,中国共产党的这一正确认识,在当时还是不深刻的,曾多次发生摇摆,并受到来自“左”、右两方面的攻击。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托派首先从右的方面提出挑战,认当时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断定中国已处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进而否定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国民党的一些人出于反对革命的目的,也极力鼓吹与此相类似的观点,由此爆发了中国社会性质大论战。与此同时,王明等人则从“左”的方面,强调资本主义成分的发展,主张反对资产阶级和中间势力,把民主革命不间断地推进到社会主义革命,结果给革命造成惨重的损失。毛泽东等人长征到达陕北以后,深刻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正确认识国情,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认为革命应该分两步走,民主革命胜利以后要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实践证明这个理论是完全正确的。特别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更是毛泽东的独创。

遗憾的是,后来毛泽东等人对国情的认识又发生了曲折。建国前后,毛泽东等人虽然一再强调中国的经济文化很落后,需要到1520(少的说10年,多的说二三十年)之后再向社会主义过渡,在这段时间应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可是从19489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开始,就逐渐向列宁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靠拢,提出建国以后的主要矛盾将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从而使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相脱离。更为严重的是,到1952年下半年,毛泽东就抛弃了他创造的符合国情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提出从那时开始就要向社会主义过渡,而且要求过高过快,不到三年就完成了原定1520年之后才逐步完成的社会改造的任务,使国民经济变成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脱离了中国的实际。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即从1956年开始,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是,时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两个方面的重大决策上都脱离了中国的国情。 在经济上,中共八大本来已经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正确方针,可是从1957年底、1958年初开始,毛泽东就逐步否定这个方针。1958年,他接连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认为几年甚至两年就可以超过英国,可以“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结果违背了客观规律,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给生产力造成极大的破坏,


导致了长达三年的严重经济困难。

在政治上,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虽然有毛病,但基本精神是正确的,即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以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但是从19579月的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开始,毛泽东就否定了这个提法,认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在19629月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大讲阶级斗争,认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存在激烈的阶级斗争,并随后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等错误口号,从而使全党全国工作中心转到了阶级斗争上来。到“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把这种“左”的错误发展到极端,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当时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错误呢?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当时“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对此,很多学者也作了分析。龚育之指出:1956年到1978年,是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却没有自觉其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期”;“回顾历史,总结两次大挫折的教训,我们的根本问题,就是离开了基本国情,没有清醒地认识我国既已进入社会主义,须经历一个很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正确地把握这个历史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各项任务,没有在分清这个阶段同它之前、之后阶段的历史差别的基础上来确定我们的路线、战略、体制和政策。”[ii]最近他又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建设(即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本来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向社会主义发展应该经历的历史过程。可是,建国以后时间不长,就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由于步子过急,受了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加两种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影响,“结果就脱离了中国的实际,超越了上述的历史进程,没有自觉地认识到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应该是从社会生产力还相当落后的国情出发的、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于光远也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这两个“论”,“本来有可能是连续起指导作用的,即中国社会有可能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可是建国以来的历史却使这两个‘论’直接起作用的时间出现了断裂”,即中国20多年既不是接受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指导的社会,不是接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导的社会,而是接受列宁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理论指导的社会。[iii]由于中国从1956年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时期,还仍然以进入社会主义之前的列宁关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理论的指导,自然就违反中国的国情了。 当然,19571978年这段时间,毛泽东也提出了许多正确或比较正确的思想。例如经1958年的严重挫折,他开始认识到很快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不可能的,批评了混淆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与共产生义界限的错误,并在1959年底至1960年初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有的同志认为毛泽东在这里说的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就是指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也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二者在字面上很相似,但思路是不一致的。联系毛泽东那个论述的上下文来看,总的意向是批评书中关于“彻底巩固”集体农庄制度的思想,而不是批评“超越阶段”的“左”的错误。所以,很难说毛泽东在这里所说的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就是指现在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另外,有的同志还说毛泽东在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曾说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过查对原始记录,根本没有这样的提法,说明这是误传。在当时那种思想状态下,毛泽东虽然批评了混淆两种所有制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界限的错误,但总的来说还是主张尽快从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在第一次郑州会议期间,他还对山东范县提出1961年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做法加以称赞,说“这很有意思,是一首诗,似乎也是可行的”,只是“时间似太促,只三年。也不要紧,三年完不成,顺延可也”。在此后不久召开的武昌会议上,毛泽东又多次讲过,一定要让苏联先过渡到共产主义,我们后过渡,否则苏联面上无光,整个全世界无产阶级面上也无光。那么,我们有实,已经可以进了,那怎么办?也可以用这种办法:挂社会主义的招牌,行共产主义的实际。这说明,毛泽东当时虽然批评了那种过“左”的思想和做法,同意压缩过高的生产指标,但仍认为不久以后我国即可以过渡到共产主义。在这种思想状态下,是不可能产生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的。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及重大意义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说:“在党的纲领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为什么这么说呢?

马克思没有提出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是把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

列宁也没有提出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是将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作了区分,说共产主义存在低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iv]社会主义有“最初级形式”[v]。他说的“最初级形式”,指的是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指的是社会主义的第一阶段。

斯大林也没有提出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36年,他宣布苏联基本建成了社会主义;1939年,即宣布“正在向共产主义前进”[vi]。其后,苏共领导人的调子越来越高。1959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一大上宣布,苏联已进入“全面展开共产主义社会建设时期”。但从勃列日涅夫开始,调子逐步降低。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1982年,安德罗波夫提出苏联正处在“发达社会主义这一漫长历史阶段的起点”。1986年,戈尔巴乔夫提出苏联正在建设“发展中的社会主义。”

如前所述,毛泽东也没有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在毛泽东时代,有的经济学家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1958年和1959年,孙冶方在文章中就曾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两种所有制”;而在“未来的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只有一个全民所有制。他的这一提法是一个创造,在认识上是一个前进,但同现在所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还是不一样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01553c656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1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