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刘冬冬

2022-12-18 05:25: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刘冬冬》,欢迎阅读!
煤矿,冬冬,生产中,技术管理,机电

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刘冬冬

摘要:伴随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煤矿生产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新的技术、设备、工艺也不断被引入,这就对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据统计,当前在中国煤矿企业生产设备中,机电类设备占到一半以上,而设备一旦发生故障,不但会影响煤矿正常生产,还可能造成安全事故,所以机电技术管理直接关系到煤矿的生产安全。基于此,煤炭企业必须重视并积极做好机电技术管理。 关键词: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煤矿安全生产;应用分析 前言

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的安全生产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矿井的生产安全有直接影响。基于此,应加强机电设备的基础和现场管理,重视设备的检修工作和信息监管,加强技术培训,深化设备更新改造,以实现煤矿机电设备的科学、高效管理,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1 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超负荷生产使用,无视人身安全

当前,有部分企业对于安全生产制度缺乏重视,超时间使用设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致使设备损坏程度加快[2],人员超负荷工作容易导致事故发生。这主要是由于当前市场竞争较大,个别企业注重利益发展而忽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无视合理科学安排人员及设备工作时间、制定科学有效工作计划的重要性,让问题屡次发生。

1.2 技术落后,缺乏优秀人才战略机制

目前,大部分企业由于技术落后,使设备更新、维护及配置达不到生产的实际要求,导致问题频繁出现,这主要是由于绝大部分的企业缺乏对先进人才的引进或对于人员责任心,安全意识,专业技能等培养,而将生产效益放在了首位,没有意识到人才对于企业带来的长远作用,导致现如今小型煤炭生产企业问题频发,而大型企业由于具有先进的人才培养及引进策略而可以长期生存。 1.3 机电设备维护措施不完善

机械机电设备要保持平稳的连轴运转,这不仅是对煤炭企业生产质量的保证,同时也能延长机械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应意识到从国外引进的高科技电设备是否与之配备了型号匹配的检修仪器,及是否附了详实说明,尤其是对机电设备的指标、性能等参数的掌握要精益求精,否则在出现突发情况时难以进行必要的检测、检修、维修,要对润滑、清洗等维护维修保养环节进行细节把握,比如因为在煤矿生产和开采过程中形成的高温度粉尘、腐蚀性气体等恶劣环境,如果缺乏跟进检测和维修,那么则会在长期使用及存放后,导致机电设备不仅蒙上很厚的灰尘,还出现生锈现象,严重影响了煤矿生产的安全。 1.4 缺乏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意识

煤炭企业追逐高的经济利润,在客观上忽视了机电设备管理部门及相应管理人员。同时,部分煤炭企业为了趋利避害一味追逐成本节约,扩大生产规模,对机电设备管理部门进行大规模裁员,减少了机电部门专业人员的数量,或导致现存员工中有身兼数职的情况,削弱了机电设备管理的职能,不能正常开展机电设备日常维护工作。此外,煤炭企业的一些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只针对重大事故进行防范,忽视了对基本机电设备的维护;煤矿企业中一些管理人员从思想上欠缺安全管理意识,工作把关不严,难以从精细处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开展工作。导致一些机电设备从一开始的选型到以后的采购、验收、维修等层层环节


都有疏漏,带病运转的设备不在少数。

2 煤矿安全生产应用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改善策略 2.1 适当增加高新技术投入力度

开展煤矿安全生产活动,适当地增加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工作中的高新技术投入力度,能够实现煤矿设备能效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确保煤矿企业获得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其中,引发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煤矿机电技术的管理存在不合理之处。通过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工作科技水平的提高,可以保证煤矿设备与生产的实际需要相吻合,有效地规避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4]。为此,煤矿企业应对资金予以合理地安排,并实现机电技术与生产水平的全面升级与改造,加大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建设的力度,推进煤矿管理工作开展,以保证机电技术管理人才的培训到煤矿安全生产整体水平都得以改善,与煤矿安全生产需求相适应,将机电管理能效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2 建立健全安全机制

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煤矿机电技术安全结构管理体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只有实现煤矿机电技术安全运作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才能够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其中,机电技术选用电网系统的作业效率要高,所以在设计机电运作系统的过程中应保证电源可靠。与此同时,要想对煤矿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电路断裂与电压高而引发的短路问题进行有效地规避,机电供电系统需选用双回路系统,使电源更独立[5]。即便一方发生了电路故障,也可以将备用电源启动,使得煤矿机电设备作业电源选择使用的合理性,增强煤矿生产安全水平,有效地减少发生安全隐患的几率。 2.3 加强机电设备检修

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必须重视机电设备的运行安全管理,对使用中的机电设备应强化日常巡查,并定期维护,让机电设备的强制性检修得以常态化,及时发现和解决故障。a)规范机电设备检修。(a)制定科学完善的监测制度,在对机电设备进行检修前就要制定检修规范制度,落实好超前准备工作,并对设备定期检修;(b)定期对电气保护和接地保护进行检修,确保设备安全;(c)对机电设备故障进行预测和诊断工作,可通过先进技术检测诊断,如红外线技术,以保证设备的性能安全;b)强化工作考核。(a)需要落实好机电设备检修责任制,可将机电设备按照所在生产区分片、分批划分,每个技术管理小组负责不同区的设备检修工作,同时,还可采取上岗巡回检修制度;(b)加大机电设备现场检修力度,对设备开机检修,定期测定设备运行温度,做好超前检查工作;(c)需要制定设备检修人员的有效激励制度,以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增强其责任心,提高设备检修质量。

2.4 重视安全信息监管

为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在机电设备管理中,应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网络化、自动化的煤矿项目信息管理平台,以地理信息、计算机、网络、空间技术、动态数据等先进技术为基础,开发建立煤矿机电设备安全信息监管系统,以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网络化管理,以B/S 模式为指导建立矿井责任组、业务部位、企业领导三个层级的管理,实现从技术层、业务层及管理层的闭环监管模式。以实现安全生产、安全业务、安全管理、安全隐患管理等信息的统计、上报及处理、闭环控制问题跟踪、故障分析等功能。此外,通过针对的监控系统,对现场设备操作人员的不规范行为和机电设备运行出现的故障隐患进行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理。


3 结语

中国的煤炭生产安全建设,历经几十年的加强建设进程,其安全生产水平已得到了明显提高,但伴随煤炭行业的兴起,煤矿开采力度不断增大,仍时有煤矿的安全生产事故发生,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煤矿机电技术的应用,大幅提升了煤矿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操作程度,减少了矿工的生命安全风险,但对于机电技术的不合理应用和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仍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环节的不稳定因素,需对其应用环节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深入分析,以提高其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1]毛兆龙.探析煤矿生产技术管理与煤矿安全生产的关系[J].科技与创新,201716):93-94+97.

[2]刘占山.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分析[J].化工管理,201723):172.

[3]徐亚朋.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浅探[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8):124.

[4]乔海林.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11):87+94.

[5]李剑鹏.浅谈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创新和应用[J].机械管理开发,20173205):172-17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093b91b02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