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心理学课后思考题

2023-05-08 19:20: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众传播心理学课后思考题》,欢迎阅读!
思考题,大众,课后,心理学,传播

大众传播心理学 刘京林

第一章 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现状 思考题:

1、你认为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学科定位是什么?

2、怎样理解“内向传播”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3、什么叫内向传播?试举例说明其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功能? 4、你认为构建大众传播心理学有哪些途径?

5、现代心理学理论有哪些?你认为借鉴西方现代心理学理论于大众传播学的意义是什么?

第二章 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思考题:

1、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是什么?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者违背心理实质原则的表现有哪些?

2、试析人脑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产生社会效果的中介作用。 3、为什么说客观现实是传受者心理的最终源泉?

4、简析造成传受者产生主观反映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原因。 5、传受者的能动反映对象对传播业的发展起什么作用?

第三章 行为主义和大众传播 思考题:

1、运用社会学 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媒介环境与受者的交互影响。 2、试析“强化的替代性”和“学习的延迟性”在大众传播中的应用。 3、媒介对榜样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4、试析正、负强化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

5、举例分析媒体宣传应把握好负强化度的意义。

第四章 精神分析与大众传播 思考题:

1、分析“潜意识”的内涵。 2、试析“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者的关系。 3、简述潜意识与传者创造灵感的关系。 4、简述潜意识与传者文风的关系。

5、传者应怎样通过自己的作品引发受者的前意识经验? 6、分析“集体无意识”的内涵。

7、媒体信息应当怎样表现集体无意识的三个层次? 8、简介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的具体内容。

9、谈谈你对广播影视节目以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为依据进行年龄和内容定位的认识。

第五章 人本主义与大众传播 思考题:

1、在大众传播互动中强调以人为本有什么意义?

2、联系实际分析记者与采访对象在相互尊重方面的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3、媒体应当怎样观照、关怀、弘扬普通百姓? 4、经济报道怎样才能以人为本?


5、人物报道怎样才能以人为本? 6、灾难性报道怎样才能以人为本? 7、广告报道怎样才能以人为本?

8、在新闻报道中应怎样防止陷入“伪人本主义”的误区?

第六章 认知心理学与大众传播 思考题:

1、根据“受众认知过程模式”讲述受众的认知过程。 2、你认为受众的认知有哪些特点?

3、什么叫受众的认知图式?它与媒介信息是什么关系? 4、受众认知图式的特征是什么?

5、简介激活受众认知图式的几个途径。

6、什么叫心理熵?在大众传播活动中怎样帮助受众形成有序的认知图式? 7、你认为传者应当怎样帮助受者构建新的认知图式?

第七章 传受者的心理互动 思考题:

1、试析传者心理互动的功能和模式。 2、简析传受者的心理互动的特点。

3、简析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认知和情感互动。

4、什么叫人格?传者和受者的人格结构各是什么?你对此事怎样认识的? 5、分析传者和受者人格互动的意义及表现形式。

第八章 大众传播中特有的心理现象 思考题:

1、研究大众传播活动中传受者特有 的心理现象有什么意义? 2、你对在大众传播中传受者特有的心理现象是怎样认识的?

3、简析“心理感应”的内涵。观众与记者之间的心理感应对电视新闻报道有何意义? 4、简介“心里真实”的内涵。谈谈你对“心理真实”的认识。

5、什么叫“晕”话筒(镜头)现象?记者应怎样帮助被采访对象克服“晕”话筒(镜头)的问题?

6、你认为在大众传播活动中还有哪些特有的心理现象?

第九章 网民的心理和行为 思考题:

1、阐释虚拟空间(社会)与现实空间(社会)的关系。 2.、简析网络的主要特点。

3、分析网民的心理和行为的主要表现。

4、你认为帮助网瘾者回归社会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5、你怎样理解网民的心理生活空间的构成? 6、网民的心理生活空间有哪些特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119acf6ba0d4a7302763af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