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秋颂》教案

2024-03-11 15:26: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秋颂》教案》,欢迎阅读!
上册,教案,语文,年级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颂》教案

本文的重点是体会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带有主观色彩。因此要着重通过读来品味语言文字。通过教师范读,学生朗读来体会这篇文章所包含的感情,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七年级上册语文《秋颂》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上册语文《秋颂》教案 教学目标:

1、充满感情的朗读这首诗,学习这首诗中的生字词。 2、体会作者对秋的无尽赞美之情。 3、学习本文饱含感情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对诗的无尽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一个满载希望的季节,所以自古至今,秋是很多文人赞颂的对象,不仅中国如此,外国也如此,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由英国著名的诗人济慈写的赞颂秋天的诗。 二、作者介绍:济慈,英国诗人。 三、课文主题解读:

面对果实累累,丰收在望的秋天,作者有感而发,抒写了一曲对秋天的赞美之歌。体现的对秋天的无尽赞美之情。 四、诗歌导读:

1、请同学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歌。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比赛。

3、仔细体会诗歌的主要内容,了解诗歌的大意。 丰收与成熟 繁忙与喜悦 果实累累 粮仓奔忙 果枝弯弯 田沟酣睡 果仁清甜 田中拾穗 好花常开 等待果汁 4、诗歌重难点解析:

(1)本文的重点是体会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我们知道散文是非常个性化的东西,带有主观色彩。因此要着重通过读来品味语言文字。通过教师范读,学生朗读来体会这篇文章所包含的感情。

(2)朴素的语言文字饱含着对秋天的深深赞美之情。 5、写法简析:

(1)总分的结构方式。文章第一节用概括性的语言点明秋天是一个成熟与结果的季节,而后又从果实、果枝、果仁、好花四个方面分别写了秋天是一个果实累累的季节。 (2)拟人的修辞手法。第二节用第二人称------你,以拟人的手法描写了一个充满繁忙,心怀喜悦的秋天,显得亲切自然而又真实。 五、课堂巩固训练 《秋颂》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秋颂》 ,秋颂的作者是英国诗人济 慈, 是诗


人济慈为后人留下的最后一首颂诗, 也是他一生写得最完美的抒情诗, 在这首诗中, 人用诗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色写生画。学习这首颂诗,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时诗词,领会品味诗词的意境。

2.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体会诗人蕴含在作品中的感情 教学中的重难点分别是: 教学重点:

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领会品味诗词的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作品中所描绘的意境及诗人蕴含在作品中的感情。 教学时间计划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如下: 自读济慈的《秋颂》 1.朗读诗歌

2.简介作者 约翰?济慈(1795—1821)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诗才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他 年仅 25 岁,可是他遗下的诗篇一直誉满人间,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 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诗人 25 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 他留下的墓志铭是: 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 3.学生自学并质疑 诗歌重点解析: (

1)本文的重点是体会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要着重通过读来品味语言文字。通过较师 范读,学生朗读来体会这篇文章所包含的感情。

( 2)朴素的语言文字饱含着对秋天的深深赞美之情。 难点理解: 雾的季节,成熟和结果的季节,是那一切催熟一切的阳光的好友应该怎么 理解? 明确:秋季是多雾和丰收、熟的季节,而太阳则既是温暖的来源,又是使得世上的生 物得以成熟的主宰,所以称它为熟一切的阳光。秋季和太阳既然作用是一样的,因之 就称它为阳光的好友了。 4.《秋颂》写法简析:

(1)总分的结构方式。文章第一节用概括性的语言点明秋天是一个成熟与结果的季节,而 后又从果实、果枝、果仁、好花四个方面分别写了秋天是一个果实累累的季节。 (2)拟人的修辞手法。第二节用第一人称----你,以拟人手法描写了一个充满繁忙,心怀 悦的秋天,显得亲切自然而又真实。

(3)语言赏析: 《秋颂》一文朴实的语言文字饱含着对秋天的深深赞美之情。

比较赏析 《登高》与《秋颂》两文同是写秋,你比较喜欢哪一首?谈谈喜欢的理由。引导学生多角 度弹出自己的理解。 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秋颂》读后感

今天我在报纸上看到《秋颂》这篇文章,我饶有兴趣地看了一遍,文章写的含蓄,耐人寻味。

文章写了秋天的枫树、落日、闲云、风,总体都是来赞颂秋天之美。我曾经认识的秋,凄楚、悲凉。因为杜甫在这个季节写下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牧则在这个季节写下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李清照在这个季节写下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忧愁。可当我读完文章后,才明白:秋天的美在一份明澈。感动于秋林映日的壮美,那如醉的酡红让你不能自持。除了秋,谁又能描绘出那让人如痴如醉的艳丽之景?欣赏天宇间那一抹闲云,那有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闲适的云,那以对俗世悲欢扰攘无动于衷的云。欣赏秋天的风,那果断而不优柔的风,没有太多的羁绊和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8e2899bfc4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a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