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尼采哭泣》观后感

2023-03-11 17:39: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当尼采哭泣》观后感》,欢迎阅读!
尼采,观后感,哭泣

《当尼采哭泣》观后感

影片以莎乐美的拜访开始,布雷尔医生为尼采治疗生理疾病,同时也想为他治疗心理疾病。看过尼采的书后,布雷尔也知道了尼采的伟大,为了留住尼采,不惜曝出自己不堪的对肉欲的幻想,希望相互治疗。于是,在错位的医患关系中,两人开始了解彼此。在好友的催眠下,布雷尔感受了众叛亲离和身无分文,尝到了恶果后,终于开始接纳妻子和孩子。而尼采,生理的疾病可以被治愈。然而,作为一个不被很多人理解的思想偏激者,他很难找到共鸣,在心理上,他始终是孤独的。

高中时,也曾了解过尼采,只是接触不多,知道他是个疯子,也是个天才。他恃才放旷,却少有人了解他的才华,最终忧郁离世。

从影片看来,尼采称上帝已死,引起学生的唏嘘和谩骂,而他仍旧对着空旷的教室大喊上帝已死,他的内心是孤独的,而这时莎乐美表示支持他的想法,无疑是尼采那时唯一的心灵慰藉。可是他认为的知己却在自己吐露心迹后拒绝,这无疑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尼采开始质疑,开始恨,心理几近崩溃。

从这一点看,伟人与常人并无不同,他们同样渴望并追求爱。或者可以说,莎乐美本可以拯救尼采,可她拒绝了他,才导致他走上了不归路。同样的,布雷尔也渴求爱,以至于在臆想中把一个病人当成了自己的挚爱,而把家庭拒之千里。所以,爱也是电影的主题之一。

尼采是超前的,他的无数理论都不被世人理解,作为哲学家,他本身就是孤独的,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忍受了孑然一身的孤独后,他才写出自己引以为傲的理论。然而,经受住孤独并不意味着他习惯并享受了这个过程,在内心深处,他同样渴求理解,渴求共鸣,渴求爱,只是,他对莎乐美的爱是近乎孤注一掷的。不能爱,那爱就变成了恨。在豆瓣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其实尼采教会了我们真爱。确实,他对莎乐美的爱不仅仅基于外表上的美,更是在于心灵上的交流。而这样的一种爱对他来说实在难能可贵,以至于他想拼尽全力留住她。从这里看,尼采也实在是称得上情圣。

再说说布雷尔,作为医生,他已经足够成功,有完整的家庭,温婉的妻子,可爱的孩子,可是他偏偏对病人有着肉欲,导致了家人间的疏离。在尼采对他的治疗中,布雷尔开始意识到自己应当去追求自由,不想再拘束在如今的枯燥生活,去找Anna.O。只是,布雷尔终究还是害怕的,找到好友弗洛伊德进行催眠,在梦里,他毅然抛下家庭,抛开自己打拼多年的事业,去找自己认为的“真爱”,只是,他的“真爱”对着另一个人深情地道出曾经对他说过的情话,现在,他什么都没有了。去剪去须发,想开始自己崭新的生活,无奈,自己的年老让他渐渐心灰意冷,无奈只能放下尊严,当个服务生。却被熟人认出,顿时觉得脸面丧失,疾速地逃离开了。直到跳进河里,从梦中惊醒,才意识到自己应当珍惜现在。于是和妻子重归旧好,开始承担作为丈夫和父亲的责任。看到这里时,我以为影片会是个happy ending.

布雷尔渴望激情,渴望自由,厌恶一成不变的枯燥的生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在渴望爱,可是他的渴望远不如尼采,尼采愿意为了爱而奋不顾身,而他不行,他舍弃不了他的家庭,他的绅士地位,仅仅在梦中被抛弃,他也便在现实中放弃了挣扎。

布雷尔一直活在对母亲的回忆里,而尼采一直活在对莎乐美一厢情愿的情感中,而在现实中,这些是两人都不想轻易提及的深痛伤疤,可是,两人的处理方法却截然不同。

在梦里,当布雷尔失去了一切,挫败地坐火车回去时,尼采的话浮现在他的脑海,尼采说,失去了所有就是拥有了一切,为了变得强大,你必须让自己根植于虚无,学会面对你最孤独的孤独。你必须准备好用你的火焰烧掉自己,不焚为灰烬,如何涅槃重生?那时,布雷尔还是相信尼采的,并且愿意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可是,当自己的落寞被好友弗洛伊德,内心仅存的自尊心让他终于崩溃,坠入河里时,布雷尔回想起自己离家时的情景,妻子的怨恨,孩子的不解,旁观者的冷淡,我想,如果在之前布雷尔有过动摇的话,那么现在,布雷尔的心


里已经悔不当初了。可以说,布雷尔背叛了尼采,他毕竟不比尼采勇敢,抛下一切就去搏一个自由。

而尼采,大多数人眼中的另类,天才如他,他最大的不幸就在于他的孤独,他无法得到他要的爱和温暖,而这些正是他心心念念希望得到的,如他在影片中说的,我不想孤独地死去,我不希望我的尸体,被人循着恶臭发现。先是莎乐美的拒绝,后是布雷尔的背叛,那时的尼采真正地没有了任何寄托。布雷尔可以放弃自由,享受名利,但他绝对不可以放弃,他是个哲学家,他不能够也绝对不允许自己放弃信念。在我看来,尼采绝不是弱者,他比任何人都要强大,他经受了无数冷漠和谩骂,但他却还未放弃。最终,尼采还是离开了,最终,他还是一个人啊,他的理论终于有人理解了,可是这些人却始终不会与他为伍,只有他,如此奋不顾身,只为了信仰。

最后,这部影片还是一部悲剧。布雷尔克服了肉欲,有了幸福的家庭,可他始终无法获得自由。而尼采,谁会知道,他又会经历什么呢?习惯了被当成另类,也习惯了孤独,始终孑然一身吗?尼采确实是个疯子,他把自己比成太阳,曾经以为这是个自矜攻伐的哲学家,现在想来,他被人误解得太多,世人实在是不了解他,不知道他的超世才华和思想,比成太阳,像是醒世的宣告,总会有一天,后世总会有人发现,曾经竟有一位尼采,竟有这样一位大哲。

尼采的孤独,最终,还是值得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1323fffa5e9856a561260e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