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幼儿年龄主要特点

2022-06-02 15:12: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3——4岁幼儿年龄主要特点》,欢迎阅读!
岁幼儿,年龄,特点,主要

3——4岁幼儿年龄主要特点

一、认识依靠行动

34岁幼儿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34岁的幼儿思维的特点是先做再想,他不会想好了再做。比如让小班幼儿把几个图形拼成图画,他拿到图形后立刻行动,如果让他想一想再动手拼,他做不到。往往是无意中拼出了某种形状,他才有所发现地说出,如:“小孩骑马”。画图画之前,他即使说了“画小人”,在画画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画完之后,他惊讶地说:“大气球”!

34岁的幼儿在听别人讲述或自己讲述时,也往往离不开具体动作。比如听故事时,听到“大象用鼻子把大灰狼卷起来了”,就用手在自己鼻子前面作“卷”的动作。吃饭时给家人讲述幼儿园里的事情,经常把碗和汤匙放下,站起来比划。

34岁幼儿的注意也和行动紧密联系。当他注意看图书中某个人物时,常常用手去指点。为了使小班幼儿注意听讲,必须要求他眼睛看着老师,双手放下。如果幼儿手里拿着别的东西,眼睛看着别处,他的注意就会离开老师的讲述。

小班幼儿认识活动对行动的直接依赖性,说明他的认识活动非常具体。小班幼儿只能理解具体的事情,不会作复杂的分析综合,只能作直接推理,不会进行逻辑推理。比如,对小班幼儿说反话,往往引起不良效果。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哭着要找妈妈。老师说:“你哭,就不带你找妈妈了。他哭得更厉害,因为他只听见:“不带你去找妈妈。如果直接告诉他:“你不哭,我就带你去找妈妈。孩子听了就放心,这时老师再接着引导,孩子渐渐不哭了。 二、情绪作用大

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更多是无意性的。在34岁,这种特点更为突出。比如,这个时期的幼儿常常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哭起来,对他们一般地讲道理,往往收效不大。用有趣的事情吸引他,倒是可以很快地使他忘却原来的不安。小班幼儿容易激动,常常越哭越兴奋,甚至全身抖动,当他哭得很厉害的时候,对他讲道理更是听不进去。这时只能用行动使他安静下来,拿毛巾给他擦擦脸,用抚爱的声调说话,让他感到亲切,情绪上渐渐不再对立,等他完全冷静下来以后,才能对他进行说理教育

小班幼儿对成人的依恋仍然强烈,他在家依恋父母,到幼儿园后也总是以一个成人为依恋对象,他不会作更多的分析。

小班幼儿各种认识过程的无意性都占压倒优势。他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绪所支配,而不是受理智支配。比如,在注意方面,小班幼儿容易被一些色彩鲜明和形象生动的物体所吸引,而不能去注意一些他所不感兴趣的事情。在记忆方面也是如此,小班幼儿常常是无意中记住一些事物,而被迫去记忆时反而记不住。小班幼儿也不能进行有意的想象和创造。事情时往往不能自己提出明确目的,根据成人的要求去行动时往往不能有始有终,中途遇到吸引他的事情,就放弃了原来的活动。常常有这样的事情:孩子在吃面包,忽然发现自己把面包咬成一条船,就高兴地喊:“小船,看我的小船!”他到处找人看他的“小船”,把吃饭的事情忘记了。

幼儿在2岁—3岁时,孩子会产生与大人不合作的行为,比如用沉默、退缩、或身体的抗拒来拒绝成人的要求,并常用“我自己来”来拒绝成人的帮助,家长觉得“这孩子现在怎么变得有点不听话了”,这种抗拒常常在三、四岁时达到高峰,在心理学上称这一时期为“第一反抗期”。针对这种情况,大人正好可以趁这个机会适当地让他们学会自我服务的本领,如让他自己穿脱衣服,自己上床睡觉,自己吃饭,系鞋带等,还可以创设一些条件让他们从事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浇花,喂小动物等。

三、爱模仿


3岁前儿童已会模仿,但常常受能力的限制,模仿对象较少。34岁的幼儿模仿现象显得较多,这一方面是由于他的动作和认识能力比以前有所提高,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他们主要是模仿一些表面现象。再大一些的幼儿的模仿,则已开始逐渐内化。34岁的幼儿看见小朋友在做什么,自己也总是要去做,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也总是想要。比如,看见别人在玩球,就想玩球,看见别人戴帽子,也要戴帽子。这个年龄的儿童在游戏中,喜欢和别人担任同样的角色。比如玩开汽车,大家都要当司机。一辆车上有好几个司机,甚至没有乘客,他们并不在乎,反而玩得很高兴。因此,在幼儿园小班,同样的玩具要有足够的数量。 模仿是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往往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幼儿常常不自学地模仿父母和老师。亲近的成人说话的声调,姿势,常用词语等等,都去模仿。如果成人看见饭菜里有胡萝卜时皱起眉头,孩子也都不想吃胡萝卜。小班幼儿对教师的行动很少批评性态度,如果老师表扬某个小朋友,小班幼儿立即向他投以羡慕的眼光。如果老师称赞某个孩子坐得直,幼儿们也都立即直起腰来。小班幼儿一般还没有出现嫉妒心理,或对被表扬者加以挑剔。在这个年龄,良好的行为习惯常常是通过模仿学习并巩固下来的。同时,成人所没有觉察到的一些行为小节,也可能被孩子模仿而形成他的不良习惯。 四、容易把想象说成事实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很喜欢想象,有时还要夸大想象,这时家长就要特别注意分清一个“想象”和“说谎”的界限,孩子会由于强烈的想象,而常常达到分不清想象和现实的地步,比如说他会很兴高采烈地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谈论爸爸妈妈带他到XX动物园或植物园去玩,看到了大象、长颈鹿等等,其实他并没有去,这只是因为他想去而产生的一种想象而已,但这并不是有意在说谎。

五、攻击性行为(打人、抓人、咬人)

这年龄段幼儿还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打人、抓人、咬人)。攻击性行为是这个年龄幼儿的普遍现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班中95%的幼儿都会有这些攻击性行为(不论是男孩、女孩、平时很乖的或者是很调皮的),只不过由于个体差异(年龄大小、力气大小)每个人所造成的后果不一样。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很简单,也是和他们的年龄特点有关系,由于他们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跟不上,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理活动,索性用手代替,也就是说用动作代替,甚至于用牙齿代替,这样来的效果反而更快一些,因为嘴巴讲不清楚。所以明白了这个原因,如果孩子之间产生了这种现象,我希望家长能够谅解,因为既然这种攻击性行为是处于这个年龄段幼儿所特有的特点,所以在小班存在这种幼儿之间的纠纷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老师也不是要推脱责任,作为老师一定要和小朋友耐心地讲道理,尽量减少这种攻击性行为,把这种行为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另:要跟家长分享的一些内容针对低年龄的孩子,家长可以在家里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比如:“当别人打你时,你可以用胳膊挡一下;当别人咬你时,你可以使劲把对方推开;当别人抢你东西时,你可以大声叫出来或者使劲拍桌子。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9565d0e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1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