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 (原卷版)(1)

2023-03-11 08:26: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统编版高中语文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 (原卷版)(1)》,欢迎阅读!
统编,乡土,中国,语文,本书

《作业推荐》——《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 一、单选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的大抉择背景下,费孝通以自己实地调查成果,为学生们讲授“乡村社会学”,课A.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国家命运生死攸关....余留存的文字便成了《乡土中国》

B.《乡土中国》的价值不仅在于文字上的通俗易懂且内涵丰富,更在于它所揭示出来的中国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搁置许多

长篇大论 ....

的问题。 C.在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之中,政府既要打造金山银山,也要保护住绿水青山,不宜出现畸轻畸重....

,让中华艺术在世界文化中独放异彩。 D.台湾水墨画大师欧豪年呼吁,两岸应进一步增进交流,共同为中华文化添枝加叶....2.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准备了半年,你弟弟的演出如期举行,祝贺他此次演出成功,众人给予他的评价,实在是过誉了。

B.“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困惑我多年的问题,让不才这么一说,就解决了,真是高见,希望今后能够多闻指教。 C.刚才李教授抛砖引玉,讲得非常精彩,现在由我发言,献丑了。

D.我亲爱的朋友,由于种种原因,以前的电话号码作废,这是我的新号,敬请惠存,以后多多联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 ,在对乡土文化的追寻中,人的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并获得文化的归属感;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______________,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顽强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景德镇陶瓷、淄博玻璃、潍坊风筝等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村文化正___________地走向世界,挺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实践证明,中国乡土文化经历劫难而不亡,_______________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着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

3.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乡土文化的情结长期存在于人们心底 B.作为一种情结,存在于人们心底 C.人们让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情结 D.人们把乡土文化作为一种情结

4.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方兴未艾 趋之若鹜 从容不迫 沧海桑田 B.如火如荼 纷至沓来 踌躇满志 饱经风雨 C.轰轰烈烈 接踵而至 胸有成竹 饱经沧桑 D.方兴未艾 心驰神往 信心百倍 饱经沧桑 5.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B.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C.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D.保持乡土文化、传承乡村特色成为一致共识,一批充满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 二、论述类阅读

阅读下面《乡土中国•8礼治秩序》节选文字,完成题目。

人们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乡土社会不是人治的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的社会。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我们在旧小说里常读到杀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从现代看去,可能是残酷的。但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礼是社会公认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与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


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会出毛病。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

法治和礼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礼治和由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有改动)

6.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常认为我们是“人治”的社会,这种观点并不符合实际,因为我们是礼治社会。 B.礼是乡土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有的可能是残酷的,但只要合于礼的就是合式的。 C.礼治社会的秩序不是人们行为不受约束而自动形成的,而是通过传统的约束被动形成的。 D.相比较而言,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因为礼治社会是靠礼来维持秩序的。 7.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先由普遍的看法引出本文的观点;最后一段总结上文,再次强调了礼治的特征。 B.第二段举了旧小说里杀人来祭旗的事例,最终是为了证明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C.文章引用“颜渊问仁”的事例,是为了说明礼不是靠外在权力来推行,而是人的主动服从。 D.本文要论证的中心是礼治和法治的不同,为了论证这一中心,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论证法。 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治靠传统来维持社会秩序,所以即便“无法”也并不意味着无序。 B.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们,只要按照传统去做,生活就有可能过得安稳;反之就可能受挫。 C.礼缺乏变化,只能在乡土社会发挥作用,而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其效力无从发挥。 D.如果人们在教养中养成了对礼的敬畏感,就不会出现不好、不对、不合、不成的现象。 三、实用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选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2009年至2010年间,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20个课题组267人集中对我国长江、黄河流域以及西北、西南17个省113县(含县级市)中的902个乡镇传统村落文化遗存进行了为期25天至30天不等的综合性复查。据“遗存实情”记录统计数据显示,传统古村落生态状况堪忧。这些地域中,颇具历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艺术研究价值的传统村落,2004年总数为9707,2010年仅幸存5709个,平均每年递减7.3%,每天消亡1.6个传统村落。

(选摘自《光明成》2012015日)

材料三:

“这是拍摄的意外之喜,台湾东南50海里外有个孤岛叫兰屿,是台湾原住民达悟人世居之地。他们到现在采取的都是自己造舟、潜水捕鱼的生活方式。有个渔民说,‘我们吃得饱就好,我们要让海洋也能休息’。这句话出自一位没上过几年学的渔民之口,但我们这些生活在大城市之中的人,有谁能做到?这对宣扬利益最大化的商业世界来说,就是个悖论。但它恰恰是让每一个生命都能活得更好的最优解。这是几乎所有古村落的共性,驯鹿村村民,见到十头野生驯鹿,猎五头放走五头,母鹿全放走;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1fe525ea1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5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