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仇敌忾成语解释

2023-03-19 11:06:5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同仇敌忾成语解释》,欢迎阅读!
同仇敌忾,成语,解释

同仇敌忾成语解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下面是同仇敌忾成语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注音】tóng chóu dí kài

【典故】与子同仇。 《诗经·秦风·无衣》诸侯敌王所忾。 秋·鲁·左丘明《左传·文公四年》

【释义】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同“同仇敌忾”。 【用法】作谓语、定语、分句;指共同作战 【结构】复句式 【相近词】同仇敌慨

【押韵词】斯文一脉、偷营劫寨、前朝后代、夫人裙带、八荒之外、调和鼎鼐、遗臭万代、否极而泰、竭诚相待、时通运泰、......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流传一首歌谣,歌词大意是:国王兴兵打仗,快把刀枪修好,我与你共同对付仇敌。公元前623年,卫国的宁俞出使鲁国,鲁文王设宴招待他,并让乐工演唱周天子酬谢诸侯的《湛露》和《彤弓》以表示愿意结盟共同对付外敌

【示例】一望见穿上制服的人,就发生同仇敌忾之心,马上想动手收拾掉他。

【成语造举】

军民同仇敌忾,拚一死战,宁可头断,不作敌虏,表现出中华民族惊天地泣鬼神的高尚气节。

他们的双簧、国难大鼓以及《察东之夜》,《打回老家去》等街头活报剧,演出时常常是台上台下打成一片,同仇敌忾,全场随时响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一致呼声。

这一切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同仇敌忾之心,愤怒的情绪在滋长,急躁的情绪在滋长。

这样做,也不是为的讲究排场,为相公婶和绍亮争面子,而是既以慰死者于地下,亦以激励生者的同仇敌忾。

守卫宛平县和上海的中国驻军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同仇敌忾,


奋勇抵抗。

以民族成员的"同"来抵御外来力量的"异",以民族的同仇敌忾来对抗他族的侵略威胁。

吃啊吃啊,一刻不停地吃,逃跑一般地吃,似乎一旦停下就会有什么伤心事被想起来,靠吃东西可以把阴翳情绪赶跑,成了化悲痛为食欲;吃东西还可以成为一种报复行为,大约撕啃、咬噬、咀嚼、吞咽等动作本身就很决绝,带着好勇斗狠的意味,再加上大把大把地花钱又显得那么孤注一掷和背水一战,便觉得更像是在报复了,而报复的对象既有形又无形,两个人一起这样做就很有了些同仇敌忾的气氛了。

那还属于抗战初期,远离战火而对抗日战场有种种憧憬和猜测的家乡人,对于从战场上负伤归来的歪头叔自然"稀为贵",特别是他脖子上日寇屠刀留下的刀伤,更不啻是激发同仇敌忾的添加剂。

正因为如此,他们对帝国主义的侵略,理所当然地表现出同仇敌忾的愤怒;对祖国的经济建设表现出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封建残余的斗争表现出顽强不屈的毅力;对自私、落后和不道德行为表现出势不两立的态度。

九月十九日,气冲霄汉的'敬远'号在与日舰'吉野'号对射时,遭装备精良的日舰重击,在船破弹尽之际,管带邓世昌指挥全舰官兵同仇敌忾,开足马力全速向'吉野'号猛撞过去,视死如归准备同归于尽……敌舰惊魂失魄。

◎ 我为能与这位漂亮小姐同仇敌忾而兴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221d13f75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