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歌中看李白的人格魅力

2023-01-01 11:12: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诗歌中看李白的人格魅力》,欢迎阅读!
中看,李白,人格,诗歌,魅力

从诗歌中看李白的人格魅力

在中国的诗歌历史中,唐诗是诗歌发展的高峰;在唐诗的发展历史中,李白、杜甫的诗歌是两座并峙的高峰。李白在太平盛世中唱响了浪漫主义诗歌的情怀,杜甫在乱世中弹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杰作。一个豪放飘逸,一个沉郁顿挫,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两朵常开不敗的奇葩。特别的是从诗歌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们无穷的人格力量,这种人格魅力影响了数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形成了今天中国人坚强不屈和乐观向上的灵魂。在此,我用这支拙劣的笔,走进李白的诗歌宝库,探索一下诗人丰富的精神世界,以飨衷心热爱李白的千万读者。 “诗言志 ”,诗歌是李白精神世界的再现,在诗人有据可查的九百九十多首诗歌中,每一首无不是诗人高尚人格的绝唱。我

们可以从他诗歌粒粒珠玑中一一的品读,去认识他,去仰慕他,去追随他。一、远大的抱负与乐观情怀李白自幼好学, “五岁诵六甲 ”, “十岁观百 ”,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 ”, “好剑术 ”, “遍干诸侯 ”。有建功立业的强烈政治抱负,自称 ”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25岁前,诗人游历了蜀中不少名胜古迹。蜀中雄伟壮丽的山川,培育了李白开阔的襟怀,豪放的性格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开元十四年,李白 “骇骥筋力成,意在万里外。 ”于是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怀着 ‘ ‘济苍生,安社稷 ”的宏大抱负,开始了他大半生的





游历生活.他在《上李邕》中:大鹏一日同风起,抟遥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诗人以奋飞直上青云的大鹏鸟自喻,抒发他要使 “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 “的远大抱负,后来,在吴筠的引荐下,他实现了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遥直上九万里. ”的愿望。李白的思想性格中最感染人的一点,那就是对人生的自我价值的肯定,再艰难再曲折的路,在诗人的眼中,总会有希望。长安的赐金放还,给诗人带来了如被冰雪的打击.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许多表达痛苦、愤懑的诗篇。如《行路难》中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在《将进酒》中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蓦成雪 ”。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深深的痛,但我们又不得不被

诗人那乐观的情怀所折服,在极度失望中诗人并不绝望,他始终相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坚定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的信念。二、狂放不羁的个性李白的一生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接受儒家 “兼善天下 ”的思想,要求济苍生、安社 稷,另一方面,他又接受了道家遗世的思想,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间一切。他还深受游侠思想影响,敢于蔑视封建秩序,敢于打破传统偶像。儒家思想和道家、游侠本不相容,但李白却把这三者结合起来了。并且几种性格在诗人的身上都得到了尽致的发挥,倒是他的狂傲让后人不能忘记。李白的狂放表现首先他是一个游侠。


在大唐多若繁星的诗人中,李白是唯一被人们誉为既有侠肝义胆,又有仙风道骨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充满了英雄的豪迈气概,好剑术游侠,重义气,乐于助人。年轻时在游历蜀中名山时就养成了任侠的作风,李白在《赠从兄襄阳少府皓》说 “托身白刃里,红尘中 ”,他的好友魏颢也说他 “少任侠,手刃数人 ”。他的《侠客行》《扶门豪士歌》等诗,都是歌颂侠义人物的诗歌。它的豪侠性格以及作为浪漫主义诗人所特有的非凡气质,溶入了来自诗人自身的主体精神的催化剂,自然地膨胀为天下舍我其谁的自大、自负与功名唾手可得的狂妄,所以才有了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 ”的气概。李白的狂放集中表现在他政治失意后的悲愤表达。诗人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庸俗的社会关系让他感到窒息,便采取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追求个性的自由解放。长安三年,因厌倦统治者的奢华无为,在酒肆中狂饮,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因此杜甫刻画他: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

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大声控诉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对贵族王侯的鄙弃。他常以无拘无束自由翱翔于天地间的大鹏鸟自喻,怀揣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遥直上九万里 ”的旷;到朋友家做客,可以有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的豪情 ,





还能反客为主,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的不羁;当他理想得不到实现时,又能达观的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三、傲岸不屈、鄙视权贵的精神李白的人格中,最具魅力的是他傲岸不屈,鄙视权贵的精神。他是怀着 “济苍生 ”的热血踏上长安之途的,可现实是唐玄宗只让他做了一个粉饰太平的御用文人,加上宦官外戚的专权,理想离现实是越来越远。可他铮铮傲骨不肯向权贵低头,桀骜不驯,最终被唐玄宗赐金放还。黑暗的现实,使得本来就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的诗人更是对权贵王侯嗤之以鼻。于是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大声疾呼 “安能吹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在《将近酒》中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在《设辟邪伎鼓吹雉子班曲辞》 “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龙里生 ”;在《答于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 “绿林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挂卧事玉阶 ’;在《忆旧游寄谯郡元参》中 “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 … …从这众多的诗句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那充斥在胸

中如波涛滚滚般的怒气,对统治者、权贵的极端的鄙弃态度,他的59首古风,有不少也是借古讽今斥责豪门贵族之作。在儒家忠君孝亲思想统治之下的唐朝,敢于这样想、敢于这样说的人并不多。李白说了,也做了,这是他异乎常人的伟大之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22b8960cb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