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赏析-《登古邺城》原文翻译古诗鉴赏

2022-09-12 04:1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赏析-《登古邺城》原文翻译古诗鉴赏》,欢迎阅读!
古诗,唐诗,赏析,鉴赏,原文

《登古邺城》原文|翻译|古诗鉴赏

'这首诗以“空”为主线,通过总括、细描、抒慨三个层次的渲染烘托,写出古都邺城的“四

空”,凭吊古迹,惋叹人生,寓情于景。全诗语言素淡自然,朴茂浑涵,颇有汉魏古诗的悲凉慷慨的风格。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登古邺城的相关资料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唐代:岑参

下马登邺城,城空复何见。 东风吹野火,暮入飞云殿。 城隅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 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

下马走到邺城上面,城池空空有何所见? 阵阵东风吹起野火,日幕飘入昔日金殿。

城角与那望陵合遥遥相对,漳水滔滔东流一去不再回; 武帝宫殿成废墟人已去尽,年年度废春色来又是为谁?

首句点题,次句一个“空”字,统领全篇。此“空”,既是对邺都故址败落凄清环境的概括,

又是诗人身临其境所产生的茫然无着心情的流露,悲戚怀古之情寓于其中。“复何见”三字,以一设问,自然引出中间四句的具体描绘。东风,在古诗中尤为常见,如李商隐《无题》“东风无力百花残,”如李煜《虞美人》“小春风吹醒万物,百花欣欣向荣。楼昨夜又东风”等等,暗示出春天已到来,呼应结句“春色”。飞云殿,从名称上可以使作者想见当年的气势。而今,


在这样一个暮春的傍晚,却只有东风薛阵,野火飘飘,通过凄凉景象,写出“人去尽’这两句例重从人事方面写“空”

以下两句侧重从事业方面写“空’。望陵台,为曹操当年钦酒作乐的地方,曾为曹操事业

兴盛的标志,而如今漳水依然东流,高台却只与曹操陵墓空对,如诗人《临河客舍呈狄明府兄留题县南楼》中所写:“邺都唯见古时丘,漳水还如旧日流”,城角的高台与城北的流水这种种形象之间的对照和映衬,便透露出事业付流水之意。上文说“城空”,本不该再有所见,但实际上,这四句所见更突出了“城空”,并且使“空”的内容更具体化。诗的最后两句用“人去尽”总承上顶四句,再度强调“空”回应诗的开头,使“空”字成为首尾贯串的线索。春色依然,人事惧非,这两句又是对春色的感叹,实际是对古人不常在,事业不常在的感叹。开头说“复何见”结尾说“为谁来”两处问句迢迢呼应,加深了这种感叹的分量,全诗遂在不尽的感叹中结束。

这首诗以“空”为主线,通过总括、细描、抒慨三个层次的渲染烘托,写出古都邺城的“四

空”,凭吊古迹,惋叹人生,寓情于景。全诗语言素淡自然,朴茂浑涵,颇有汉魏古诗的悲凉慷慨的风格。诗篇前四句五言,后四句七言,五、七言并用,不拘一格,依物事的描写、感情的起伏而选择变化,使诗歌既有潇洒明快的格调,很适于表现怀古的主题并具饱满深厚的力度,为岑参早期诗歌代表作之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23e842428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6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