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2023-06-21 07:09: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条形,复式,反思,统计,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作者:周文凤

来源:《读天下》2017年第11

要:我执教的内容是西师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在四年级上册我们已经认识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具备了一定的作图和识图能力。本课内容之前又学习了复式统计表,明确了在项目相同、统计单位也相同的情况下,两张单式统计表可以组合成一张复式统计表,更便于对同一项目的两组数量进行比较,获取更多的信息。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具备这些认知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 关键词:教学;反思;意识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总结以下几点: 一、 在对比分析中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本节课教学中我力争在新旧知识的对比分析中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把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从图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定位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学生已有将两张单式统计表组合成一张复式统计表的知识经验,在复习引入过程中,先引导学生对两张单式统计表进行对比分析,将单式统计表合成复式统计表的前提和需求进行知识再现。再引导对两张单式条形统计图进行对比,激发学生产生将两张单式条形统计图整合成一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渴望。这里其实也蕴含了统计表与统计图之间的类比,从而实现将在项目相同,统计单位也相同的情况下,两张单式统计表可以组合成一张复式统计表,更便于对同一项目的两组数量进行比较,获取更多的信息。这一知识点从统计表迁移到统计图上来。 在初步完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后,引导学生在单式、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观察、对比、分析中,认识到了两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也感受到复式条形统计图更能清晰地比较,激发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在此过程中,自然地引出图例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比较两种统计图的异同。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提问,让学生在感受到信息的同时,也发现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既能直观形象地看出数量的多少,又便于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和比较。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两种数量是需要区分的,每个数量之间需要挨得近一点的,这样更便于比较数量的多少变化。

二、 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升学生统计能力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首先在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上,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画法。这个环节在上课之前我是有思想斗争的。我有两种想法:一,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得到一定的画图方法,建立起画图过程的空间观念之后再实践画图。这样,也许学生的作图结果会令人满意一些。二,就是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尝试。对于画图,学生是有一定经验的。但是怎样正确画图,怎样突破画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区别两种不同数量的直条却是一个难点,还有就是新的知识点图例,学生在独立尝试的过程中会产生这些认知需求吗?通过权衡,我选择让我的课堂更开放一点——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索,独立尝试。

为了把我大胆放手撒下去的网收回来,学生在尝试画图的过程中我就去巡视,收集各种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品。为下一个环节汇报交流做准备。

汇报交流是我这节课的重点环节。在这个环节要让学生逐步完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画法,还要认识图例。为了让学生步步建构画图模式,我选取了四张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男女生人数的直条相同;男女生人数的直条不同;男女生人数的直条不同,标男女区别;男女生人数的直条不同,有图例的情况)。这四张作品的交流顺序是层层递进的。在交流的过程中,先让作者自己介绍作品特点,然后学生质疑,生生互动交流,产生认知冲突,老师只作必要的点拨。这样步步推进,让学生明确,因为统计项目相同,男女生人数的直条应该并列摆放,直条的形式要有区别,还要能明确地看出哪种形式的直条表示男生人数,哪种形式的直条表示女生人数,形成完善的画图模式。图例这一重点内容也是由学生引出,学生解释,这样不仅能拉近学生与知识点的距离,还能保护学生的创作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事实证明,这节课中,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行之有效的。

三、 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改进 1. 教师的教学评价水平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对学生的理答,有时还跟不上,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2. 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全体学生的关注度。回答问题不要只抽取少部分学生,要全面关注,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活动中来。

3. 对课堂上的生成资源或偶发事件要注重以生为本,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出发,合理进行引导或处理。

总之,如何使自己的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有效将是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重点解决的问题。数学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内,如何能够合理运用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获取真正理解的知识。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今后仍将不断学习,努力改进教学上的一些不足,认真钻研教材,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者简介:

周文凤,重庆市,重庆市北碚区文星小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2a87ad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d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