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与扬州

2022-04-13 12:13: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与扬州》,欢迎阅读!
扬州,唐诗

唐诗与扬州

作者:魏微

来源:《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2020年第34

扬州是座太丰富的城市。张爱玲有言:像我们这些生长在都市文化中的人,总是先看见海的图画,后看见海;先读到爱情小说,后知道爱。扬州何不如此?在没有遇识这个城市之前,我们已经读了太多关于扬州的诗词。

譬如李白的这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小时候背的时候,简直禁不住心旌摇荡,自喜自悦。仿佛已置身于春天里,正赶往扬州那花柳繁华地。还有一层,因为扬州离我的家乡淮阴仅咫尺之遥,从来淮扬并称。

又譬如小杜的诗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能想见他在扬州的那些年,怎样出入于歌楼酒肆,成日里浸泡于醇酒妇人。这样的生活真也未必值得艳羡,事实上,小杜那些年就心情寂寥,难免醉生梦死之感。可是醉生梦死也是有条件的,有那一世的繁华衬着,一边是脂正浓,粉正香,一边是金满箱,银满箱,千百年后读来,越发能想象当年扬州城里歌舞场的升平景象。

小杜还有一句诗也很有名,叫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这首诗是献给扬州韩绰判官的,此人是他的友人,想必当年一起厮混过。那时他们都还年轻,一副逍遥的公子哥儿样。很多年后想起,在二十四桥边上,一个有月亮的秋夜,那个教人吹箫的姑娘,如今也不知身在何处。写这首诗时,杜牧已回到长安,其时也就三十出头模样,可是回首扬州往事时,已不胜感怀唏嘘之态。大抵繁华、青春等物事,一俟进入回忆,便顿生苍凉之感,觉得像一场梦。这与晚唐、扬州的气息甚是相契。

唐一代诗歌之盛,是免不了要对扬州进行吟唱的。除了前边提及的,还有三分天下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又有十里春风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再有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末一句尤其可爱,叮当作响的,直叫人想起当年的秦楼楚馆里,一群少年男女昼夜放歌的情景,大抵有酒,不知愁,可劲儿把年华放纵,去寻欢。这里头有恣意,其实也是天真。

又譬如这一句,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是稳当的中年人的腔调。与此相映照的,更有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这已是顾及身后事了。写这诗的也未必就是老年人,只是情到深处,不能自已,脱口来上这么一句,也算是对扬州城的生死相许。真是惊魂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2e3a4245c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