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孟母三迁

2023-04-24 03:21: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上下五千年-孟母三迁》,欢迎阅读!
孟母三迁,中国,上下,千年

中国上下五千年-孟母三迁

孟子的母亲和陶侃的母亲、欧阳修的母亲、岳飞的母亲一起被民众认为是我国古代“四大名母”。那么晚孟子的母亲干过什么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国上下五千年-孟母三迁吧!

孟母三迁

话说孟子幼年丧父,他母亲一个人抚养孟子长大,特别注意儿子教育问题。最早的时候,孟子和他妈妈住家的地方靠近一座公墓。小孟子这个时候估计就三四岁吧,正是模仿力最强的时候。因为不时看到大人去墓地送葬、扫墓,觉得有趣,小孟子便找了几个邻居小孩,和他们一起玩办理丧事的游戏。在孟子的指挥下,有的小孩抓一把树叶当纸钱撒,有的小孩装成孝子跪地磕头,有的小孩则负责哀号哭丧……孟子和他的小伙伴们玩得不亦乐乎,却不料被孟子的妈路过看见了。孟母顿时皱起了眉头,说:“让我的孩子住在这种地方可不行!”

于是,孟母立刻收拾家当,带着孟子搬去了市集居住。没想到这次他们租住的房子旁边有许多商铺,小孟子很快又学起那些商贩做生意谈买卖的样子来。孟母说:“这个地方还是住不得!我再搬!”

可是这回搬家的结果更糟糕。母子俩住下来后才发现新家不远处居然有一个屠宰场。小孟子却既不怕脏又不怕血,很快就学着装样子杀猪屠羊宰狗了。孟母一咬牙,说:“我就不信找不到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地方。我再搬!”

这一次,孟母把家搬到了一所学校附近。学校里经常有懂礼的儒士、官员出入,小孟子把他们作揖行礼的样子一一记下来,渐渐变得守秩序、懂礼貌起来。孟母终于满意了,说:“这里才是养孩子的好地方啊!”于是在那里长住下来。

通过多次搬家,孟母最终让小孟子拥有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但她并未因此就放松对儿子的管教。很快,孟子到了入学年龄,孟母又开始操心起他的学习来。

有一天,孟子放学回家,孟母正在家中织布,就转头问他:“今天都学了些什么?”按照惯例,孟子这时应该仔细向母亲汇报学习所得,


但这天上课时,孟子也不知道是睡觉了、开小差了还是和同学传纸条去了,没有把老师教的内容记到心上。于是,他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前几天一样。”孟母哪里是这么好敷衍的人,一听就知道儿子没有用心学习,立时就发了怒。只见她抓起一把剪刀,“嚓嚓嚓”就把自己织好的布剪成几截。

孟子吓得浑身一哆嗦,赶忙拜伏在地,问:“母亲您怎么了?” “你妈我辛辛苦苦地织布换点钱,让你吃穿不缺,供你上学,你却不用功读书,荒废学业。要是你妈我也像你一样,织布织到一半就倦怠了,不干了,我们娘俩就只有饿死了。”孟母语重心长地对孟子说,“如果你刻苦读书,就能增长知识,树立名声,长大做一个有出息的人;但如果你吊儿郎当地应付学业,将来要么去做贼,要么只能做个出苦力的人。”

孟子被他妈教训之后,心服口服,从此日夜勤学不辍,终成天下大儒。后世的教育专家因此评论说:孟子的妈妈是一个真正懂得怎么做母亲的人。

人物简介

孟子(372-289),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按:车,古文;舆,今字。车又音居,是故,子舆、子车、子居,皆孟子之字也)。汉族,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338b7a4b9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7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