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鹅瘟的流行特点与防控措施

2022-05-05 13:39: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鹅瘟的流行特点与防控措施》,欢迎阅读!
小鹅,防控,特点,措施,流行

小鹅瘟的流行特点与防控措施

作者:陈瑞,孙玉珠,郭悦爽,葛铭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第4



陈瑞,孙玉珠,郭悦爽,葛铭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哈尔滨150030)

摘要:小鹅瘟是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由于感染鹅细小病毒而导致的,主要通过病鹅产出的种蛋,以及被病鹅自身、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饲料、饮水、场地、用具等,经由呼吸道及消化道等进行传播。小鹅只要感染该病,死亡率能够达到50%100%,是对养鹅业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必须加强防控。

关键词:小鹅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防控措施;疫苗免疫

中图分类号:S858.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4-0128-01

收稿日期:2016-01-12

作者简介:陈瑞(1985-,,本科,在读硕士研究生,助理经济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治用生物制品的销售、技术咨询与服务。

1流行特点

小于1月龄的任何品种雏鹅和雏番鸭能够感染该病,而其他禽类和哺乳动物都不会感染该病,且随着雏鹅的年龄增长,对该病的易感性逐渐减弱。雏鹅小于7日龄患病的死亡率能够达100%,超过10日龄患病的死亡率通常在60%以下,超过20日龄患病的发病率则非常低,超1月龄则很好发病,成年鹅只能够携带病毒并进行排毒,不会出现发病。

该病的传染源是患病雏鹅和携带病毒的成年鹅。病毒能够通过排泄物、分泌物排到体外,然后经由间接或者直接接触而导致快速传播。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消化道引起感染,成年鹅能够导致潜伏或者亚临床感染,之后将病毒经由鹅蛋传播给孵化器中的易感雏鹅。另外,病毒还可进行垂直传播,即通过卵传递给后代雏鹅。

一般来说,对于每年能够全部更新种鹅的地区,该病的流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即在同一个地区不会连续出现12次大流行,这是由于在该地区出现1次大流行后,当年的所有鹅群都已经获得主动免疫,因此不会再次出现发病。对于每年无法更新全部种鹅的地区,该病的流行则没有明显的周期性,通常每年都有可能出现发病,但具有较低的病死率,一般在20%50%

2临床症状

最急性型:通常是小于7日龄的雏鹅容易发生,病鹅往往没有表现出任何明显的症状就突然发生死亡,或者表现出精神沉郁,但在之后的若干个小时内就出现体质衰弱和倒地两腿不停乱划的症状,继而很快发生死亡。

急性型:通常是714日龄的雏鹅容易发生,病鹅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者停止采食,但饮水增加,且行动呆滞,无法稳定站立,往往卧地。出现严重下痢,排出稀粪,呈黄绿色或者灰白色,且混有纤维碎片或者气泡。频频摇头,有浆液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张口呼吸,并有液体从口角甩出,同时有大量的液体或者气体积聚在嗉囊中。全身出现脱水现象,喙前端


发绀,蹼颜色变暗。部分病雏还会出现阵发性的神经症状,不停转圈,头颈发生扭转,两腿麻痹,全身抽搐,在12天内就会由于严重衰竭而发生死亡。

亚急性型:通常是在流行末期出现,或者超过20日龄的雏鹅容易发生,病鹅表现精神沉郁,体质消瘦,出现腹泻,减少采食或者完全停止采食,有大量的分泌物和饲料碎片黏附在鼻孔周围。病程通常持续37天,部分病鹅甚至能够自愈,但依旧生长发育较差。

3防控措施

对于该病严重流行的地区,有效的预防方法是对母鹅使用弱毒苗乃至强毒苗,或者油佐剂灭活苗进行免疫。通常使用活毒苗进行基础免疫,再使用油佐剂灭活苗进行加强免疫。如果雏鹅大于10日龄时已经使用活疫苗进行免疫,但在没有产生免疫力之前由于感染病毒而出现发病,此时通常在注射疫苗48h后紧急注射抗小鹅瘟血清进行预防。

种鹅群免疫:使用活疫苗进行免疫,可采取一次免疫法和二次免疫法。一次免疫法是指种鹅群在产蛋前大约515天肌肉或者皮下注射1羽份种鹅用活疫苗,在免疫后12100天内产出的鹅蛋用于孵化,后代雏鹅群具有抵抗小鹅瘟强毒感染的能力,且保护率较高。但超过100天产出鹅蛋孵出的雏鹅群的保护率开始下降,因此需要再进行1次免疫。二次免疫法是指种鹅群在留种时或者产蛋前大约4560天注射1羽份种鹅用活疫苗进行免疫,在产蛋前大约15进行第二次免疫,即注射5羽份种鹅用活疫苗进行免疫,能够使雏鹅群获得较高的保护率,且能够持续5个月都具有免疫力。或者在一次免疫法后的100120天内进行第二次免疫,注射剂量为25羽份,也能够使雏鹅群具有较高的保护率,且能够再延长35个月。

雏鹅群免疫:如果种鹅群没有进行免疫接种以及免疫后期种鹅群产出的鹅蛋孵出的雏鹅群,在出雏48h内要每只皮下注射1羽份雏鹅用的活疫苗进行免疫,在之后的7天内需要采取严格的隔离饲养措施,避免在没有产生免疫力之前受到强毒感染而引起发病,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保护率。对于该病流行的地区或者鹅场,雏鹅要注射抗血清或者精制抗体进行预防。

病鹅处理:发现病鹅要立即进行严格的隔离和封锁,并及时进行治疗。对于发病和接触过病鹅但没有临床症状的可假定为健康雏鹅,立即注射小鹅瘟卵黄抗体或者高免血清,一般没有症状的注射1mL,已经出现早期症状的注射2~3mL,且间隔1天要再注射1次相同剂量,同时配合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用于避免继发其他疾病。如果病鹅没有治愈可能,要进行集中淘汰,将尸体进行深埋或者焚烧处理,不能够随意乱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39dcc3307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7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