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小鹅瘟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2022-05-05 13:39: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述小鹅瘟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欢迎阅读!
小鹅,防控,特点,措施,流行

浅述小鹅瘟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作者:郭宝军

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7年第6



郭宝军

(黑龙江大庆市大同区畜牧兽医水产局,黑龙江大庆163000

摘要: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3龄以内的雏鹅,患病鹅多以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急剧下痢、神经症状和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特征。现介绍该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并提出诊断方法和有效防控措施,以期为广大技术人员和鹅养殖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小鹅瘟;病原;流行特点;症状;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8. 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7)06-0134-01

1 病原

小鹅瘟病毒(GPV)是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成员,该病毒粒子体积小、结构简单,粒子直径大小20-22 nm,外观为圆形或六角形,无囊膜,呈20面体对称的单链线性DNA病毒。GPV在体内的肝脏、脾脏、胸腺和法氏囊中分布广泛,且病毒含量较高。GPV在外界环境中稳定性较强,在25- 15℃的低温环境下,至少可存活9年以上,在56℃经3h,仍具有致病性,经脱氧胆酸钠盐、氯仿、0.5%酚、乙醚、11000福尔马林等溶液处理后,病毒仍然具有活性,且稳定性较强,接种鸭胚致病效果无明显变化。GPV与本属其他成员显著不同的特点是不能凝集哺乳动物和禽类的红细胞,从我国分离的GPV对鸡、鹅、大白鼠、小鼠、兔、猪和绵羊等动物的红细胞均无凝集作用与未处理的病毒接种鸭胚没有显著差异。

2 流行特点。

鹅是该病的主要易感动物,特别是20日龄以内的雏鹅易感性最强,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以上,年龄大的成年病鹅往往临床症状较轻,甚至无症状。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患病鹅、耐过带毒鹅和健康带毒鹅。在自然情况下,该病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健康鹅通过直接接触患病鹅、带毒鹅或间接接触被患病鹅、带毒鹅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等被感染发病。养鹅

场的卫生状况较差,饲养管理不当、防疫检疫工作不到位等因素,都会促进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3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根据该病病程长短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三种类型,病程长短与日龄有关,一般日龄较小的鹅发病迅速,病情较重。最急性型表现为突然发病,一般多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鹅,病鹅出现精神萎靡,食欲废绝,短时间内死亡,死亡率高达95%-100%。急性型是临床常见发病类型,多发生于1-3周龄的雏鹅,病程初期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下降或废绝,离群呆立,病鹅下痢,排出含有气泡或纤维碎片的黄白。色或黄绿色稀粪,泄殖腔周围有稀粪沾污,泄殖腔扩张,病鹅发病1-2天后,病鹅迅速脱水、消瘦,出现神经症状,迅速死亡。亚急


性型多发生于日龄较大的雏鹅,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靡,持续下痢,身体消瘦,病程大约持3-7天,部分患病鹅可自愈。

对病死鹅进行剖检,可见其心肌苍白,心包积液。肝脏淤血肿大,颜色呈黄褐色,部分病例可见胆囊肿大,内有大量黄绿色胆汁。胰腺呈暗红色,表面可见坏死点。肾脏肿大,表面有坏死灶。该病的特征性病变是小肠(空肠、回肠)发生急性卡他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肠管外观极度膨大,质地坚实,长约2-15 cm,状如香肠。剖开肠管,可见肠管内被灰色的栓子塞满,取出栓状物,可见肠壁变薄且光滑,直肠黏膜充血,有出血点和出血斑。出现神经症状的病鹅还可见脑膜下血管出血。

4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剖检,不难做出诊断,但是目前该病的发病年龄有增大的趋势,非典型症状和潜伏期感染的病例越来越多,因此,对于该病的确诊还需进一步采用病毒分离、琼脂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免疫荧光、中和试验、免疫电镜、核酸探针和PCR等实验室检测技术。目前,ELISA是常见的检测小鹅瘟抗原的有效方法,此试验采用的酶标记单抗具有纯度高,容易制备,易于商品化的优点。试验将单抗的高度特异性与ELISA的高度敏感性结合在一起,使得检测方法特异而灵敏,且所需时间短。

5 预防措施

由于该病对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不敏感,因此临床治疗和预防效果不明显。免疫接种可有效预防小鹅瘟的发生,养鹅户要制定科学的免疫计划,为鹅群注射免疫疫苗、抗血清、卵黄液等药物。在疫苗的使用上,应合理地使用疫苗,注意使用药物的针对性,才能提高免疫预防的效果。可在种鹅开产前15-20天,给鹅肌肉注射小鹅瘟弱毒苗,这样可使所孵出的雏鹅获得被动免疫,抵抗小鹅瘟病毒的入侵。日龄较小的雏鹅可皮下注射小鹅瘟灭活疫苗或高免血清,日龄较大的成鹅则使用活疫苗或者卵黄液,并在日粮中加入环丙沙星、强力霉素等抗菌药物,这样可有效预防继发感染,治疗效果更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d8b84382e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b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