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研究问题(论文写作)的思路

2022-04-14 06:20: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管理科学研究问题(论文写作)的思路》,欢迎阅读!
论文写作,科学研究,思路,问题,管理

管理科学研究问题(写论文)思路可以概括为三点:作者——刘军

1.(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所管理的对象系统(或其构成要素)在新的时空上的特点、状态。例如.反映系统特征的、管理者所关心的变量的取值状况,如比例状况、均值状况、分布状况等。即现状

2.分析反映对象系统特征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变量值的演变规律。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较为简单的线性相关关系,另一类是较为复杂的非线性相关关系。例如,在一个优化模型中的不同变量取值的相互影响关系,就是较为复杂的非线性相关关系。从另外一个角度,可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因果关系,一些变量是因,另一些变量是果。第二种情况是,虽然若干变量相关变动,但是彼此之间却没有因果关系,而同是另外一个(或一组)变量变化的果。第三种情况是,变量之间无任何相关关系。 这里最引我们关注的是因果关系。

管理科学的命题的一般格式是:“在……条件下,……结论成立。”这本质上就是一种因果关系。

3. 基于上面两点,产生改变对象系统的对策。

对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制度、法规、条例、措施(如新的组织结构,新的权力分配,新的利益调整,新的监督关系,新的奖惩标准等)。需要强调的是,管理科学改变世界的对策,主要来源于第2点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1点研究主要是诊断,是弄清情况,明了现状。这也是很重要的,“情况不明”通常是决策错误的根源。

但是仅仅明了情况,不一定就能够产生恰当、有效、可操作的对策。如果把第1点视为诊断,明了症状,那么由此而产生的对策,通常就是“反症状”的对策。例如,当了解到绝大多数群众都认为某项规定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时,由此而产生的“反症状”的对策,就是取消或改变这项规定。这时的对策是有效的、可操作的。 但并不是所有的“反症状”对策都是具体的、可行的、有效的。例如’,调查后发现的症状是企业成本过高,那么此时“反症状”的对策就是“要降低成本”但是“要降低成本”仅仅是个要求,是不具体的,既看不出它的可操作性,也看不出它的有效性。这就好像弄清了某人发烧的状况后,仅仅采用“反症状”对策一一降温(如用冰块在额头上降温)是不行的,还必须进一步研究造成发烧的“因”即研究因果关系,然后才能产生有深度的、具体的、有效的可行对策。例如弄清楚了引起发烧的原因是某种病菌感染,由此而产生的对策,就是摄入(注入)有针对性的抗生素。


成本过高的问题也是这样,直接从现状出发,仅仅采取“反症状”措施,如削减成本开支,是难以实施的,因为有些成本支出是正当的、必须的,如果削减了它们,整个产品的质量,或者数量,或者进度就会受影响,反而会降低销售和利润,给企业带来伤害,甚至是严重的伤害。这时,如果深入地进行第2点研究,找出高成本的原因,通过调查、收集资料,看看是加工的材料选择不当、工艺陈旧、人工成本过高,还是库存太大。找到关键原因后,就可以针对关键原因采取措施了。 可见,第2点研究是管理科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对第2点研究的进一步提炼,往往能够上升到理论,有利于推动学科的发展。

在这三点研究内容中,前两点是认识世界(进而可以解释世界),最后一点是改造世界。因此,第3点研究也很重要。不同的对策,可执行性是不同的,实施后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可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的对策,主要来源于第2点研究,当然必须以第1点研究为基础,但是即便是第12点研究都做好了,也存在如何产生更有效的对策问题。这就好像通过诊断、分析,找到病根后,如何用药、用什么药、如何把药送人体内,都是有讲究的。不同的方案,效果不同。第3点研究,就是关于有效对策的研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3f0248d65ce0508763213c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