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二年级数学情境教学

2022-03-21 17:14: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小学二年级数学情境教学》,欢迎阅读!
情境,年级,数学,小学,教学



浅谈小学二年级数学情境教学





小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切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教学活动过程丰富多彩,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源泉,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面对知识飞速发展的今天,知识不再是单一的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生动而有趣的情境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情境教学,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环境。知识情境具体性,是在情境教学中通过具体活动而产生的。生动而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保证;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既有经验,使之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一个生动而有趣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二年级《简单的加、减运用题》时,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学校当天各班学生出勤等情况公布,并让学生说一说获得了哪些信息,针对这些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有学生就提出了二年级1班有40人,二年级(2)班有38人,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另一名学生则提出了二年级(3)班有39人,二(3)班比二(2)班多多少人?引导学情境是上好一堂数学课的关键。生从实际生活中寻找有关的数学知识,从而顺利的导入了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能很快的从书中的插图提出如下问题:二⑵⑴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三⑴班得了多少面小红旗?在这样的诱导下,有同学从图中直接看出了四⑴班有16面。这时,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师对这位同学进行了充分肯定,并表扬他认真观察图片。而后,小手纷纷举了起来,提出了各自的观察结果,从而使 本节课顺利完成了教学情景的创设。

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把自己看到的、观察到的东西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理解掌握了据图提问的思想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创设质疑情境,引发学生自主探究。 创设质疑情境,就是教师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上课时,对老师提出的质疑情境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根据这一特点,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减法运用题》时,我一开始就给学生制造一个悬念:“树




上七个猴,地上两个猴,一共几个猴?”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9个猴!”我又说:“树上骑个猴,地上两个猴,一共几个猴?”这时同学们的答案就不一样了,有说“九个猴!”有说:“三个猴。

这样通过激趣诱思,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紧接着我讲了这样一个问题:“大猴子摘了54个桃子,下树时篮子里只剩下29个桃子,还有一些桃子到哪儿去了?有多少个?老师怎么也解决不了,你们谁能帮一帮老师?”低年级孩子乐于帮助他人,乐于尝试解决困难,乐于展示自己,一下子全都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全都想帮帮老师。于是,有的学生提出:篮子里的桃子被猴子吃掉了;有的学生提出:被猴子吃掉了,算式是54-29=26(个)…… 《小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趣味性、挑战性的,这些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从教师的讲解中获得。”知识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探究、主动验证、不断总结,才能去理解,掌握;才能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体现数学在实际生活的价值。从表面上看,这个质疑情境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是由学生在观察、思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创设教学情景更好地调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5aac8dd57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2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