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读书笔记

2022-04-13 02:18: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三百首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百首,唐诗,笔记,读书

《唐诗三百首》读书笔记

一、《唐诗三百首》简介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由清朝蘅塘退士(即孙洙)选编而成。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上以杜甫诗最多,有38首、王维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其中,五言古诗33首,乐府46首,七言古诗28首,七言律诗50首,五言绝句29首,七言绝句51首;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

二、选择《唐诗三百首》 的原因 盛唐之音在唇齿间一合一开。音且落,气息吐出,曾囊括万物生灵。一段璀璨以缩影的形式落幕。我知道这不是它永恒的结束;翻开《唐诗三百首》,盛唐以它独特的方式在读者面前缓缓铺开一幅云蒸霞蔚的画卷。 唐朝文学作如不胜枚举,而内容涉及到唐朝文学的著书亦如恒河沙数。诗歌是唐朝成就最高的文学式,而在盛唐,诗歌的繁荣可谓是登峰造极。从小学开始,我们便已经接触到《唐诗三百首》但更多地是因为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歌最好的入门书籍或是因为家长强制要求每天背一首唐诗所买。不论怎样,年少的我们读不懂它,纵然有些诗歌确实琅琅上口。《唐诗三百首》对于幼时的我们来说,就像去河堤边散步时的柳树,有其作用,但我们并无进一步欣赏之意;当我们长大以后,才发现《唐诗三百首》成了柳树在河岸里的倒影,是那么婀娜多姿,充满了美感。 是的,只有回过头来再读《唐诗三百首》中的这些诗歌,才能明白这本书的美妙与精华之处。 三、半个盛唐——李白 而今,果然你失了踪 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 肝硬化怎杀得死你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 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 余光中对李白的追寻感人至深。我想,世人都偏爱李白。他曾落入悲痛而不沉湎其中,他曾直面皇权而不因此折服,他飘飘欲仙,遗世而独立,赠予人间许多诗歌。鸿儒之辈,为其颠倒狂歌;白丁之流,亦能闻其衣袂之仙。《唐诗三百首》中,李白的诗歌不算特别多,但也极具代表性。 五言古诗中,我最爱《月下独酌(其一)在李白的笔下,月亮与酒总是绝配。他固然失意,孑然一身无甚相亲;但仍有月和月下之影与他举杯痛饮。这种陪伴是虚无的,仍旧缓解不了他内心的苦闷。若是寻常人,必定会杯消愁愁更愁,但是李白就是李白,他说过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也能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在这聊以自慰的欢愉中,他知道最后三人会分散,于是又一次发出邀约,在那邈远的仙境相见。最难得的是,李白知道这是一次无情游,这三人里,只有他一个人有情有义,会被世俗所困扰;但是这何尝又不是好事呢?独或者不独,全在李白的一念之间;这首诗就像他在醉酒之中的喃喃自语,大脑浑浊但是思维尚存。

我一直在想,这首诗是不是暴露了他的神仙身份。他难过的时候,远在云汉的神仙朋友驾着月亮从云雾里出来陪他酣醉一场。他本是天上的青莲上仙。也许他和嫦娥的关系最好,但是有一次他醉酒以后爬在树上折断了一大枝最饱满最浓郁的桂花,惹恼了吴刚(破坏了吴刚的本职工作),吓跑了玉兔,所以嫦娥一气之下把他给推下去了,让他体验一下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但是李白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干脆沿用了天上的名字,在人间又掀起一场波澜。 每个人的存在都是一个悖论。而李白,是一个浪漫纯粹的悖论。他风华绝代,早就成为半个盛唐的标志。在我的眼里,他永远是那个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李白,也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的李白,更是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的李白。 四、乡村田园生活的启蒙与重塑——盛唐隐逸之趣 以前小学课间,和几个好朋友玩跳绳的时候,总是会唱这样一首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我们有时候


在走廊上玩,有的时候在操场上玩。那时候,操场还不是塑胶的,泥土还有星星点点的嫩芽冒出。走廊外是后山,松树四季常青,小雨过后,三四层楼外萦绕着一层薄薄的雾。隔着雾我看山中不太真切,去感觉都一阵墨绿幽深的清凉之意袭来。虽然我早已经忘记学校门口两棵大树是什么树种,但是它们之间的缝隙刚好够我们钻来钻去、追逐打闹。春天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什么样的生活最能够打动我呢?是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秋登兰山寄张五》);是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夜归鹿门山歌》);是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每个人的骨子里都有一颗向往隐逸生活的心,远离世俗纷扰,寻回本真自我。孟浩然怀念旧友,盼望有人与他共度良宵;我思念过去,常念童年生活的天真与质朴。但世事往往不尽人意,过去的美好如泥牛入海,难寻踪迹。我也只能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渭川田家》)了。 那样的生活,谁能轻易忘怀呢?我想起一些有年头的事,总会在摘下龙爪槐的叶子吹乐的时候想起来。总为三角花园里的细弱桂香而心旷神怡。总要为漫过围墙的藤条心生喜欢。在夜晚的屋檐下仰望天空的月亮,在小院里同时发现一条逃窜的菜花蛇一株盆栽开出两种颜色。带刺的芦荟鲜嫩饱满,充斥着诱惑。我折断过一棵桂花树,扯掉婀娜的一大束金银花,尽管它们的主人德高望重。我用石头碾碎蜗牛的壳,揉进树下的花泥,把鞋底的泥蹭在墙上,蹭在树干上,在傍晚前逃之夭夭。我捡起草丛间的树枝,在土墙上画画,一不小心抠留下来小小的土块,从来不担心墙会不会垮塌。我扒开荒废的坦克,大人们用它来求雨,我们却在里面捉迷藏打架。我们也常常爬到学校后山玩,那条路早已经烂熟于心。山间的流水难得清澈,树丛间的红野果离我们又太远,只能远看不可亵玩。山里的景色实在是太美。读了唐诗以后我才发现,原来它们就藏在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青溪》)中,藏在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春泛若耶溪》)里。只不过因为我文辞不好,写不出那样的诗句来。 在《唐诗三百首》里,选录了很多表达诗人隐逸志趣的诗歌。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更深处,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宿王昌龄隐居》)。王昌龄去了,随后常建又去寻;还有柳宗元、韦应物等等。山川园林是他们笔下共同的题材,他们对自然之美的感受直接而深刻,幽静之境和方外之趣自然天成而神韵悠长,熔铸盛唐的时代风貌为一体,千古传诵。

小结 《唐诗三百首》的内容选取是多方面的,集中反映了盛唐的社会状况和使诗人们的精神面貌。读一首诗,花多长时间去领悟都不为过,更别说是这样一本荟萃群芳的诗集了。但是,如果能在这些诗歌中能找到一个理想的自我,找到属于自己的秘密,也就足够了——咬文嚼字有的时候也实在是没有必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5c074e6f3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b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