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年习俗

2024-01-22 17:04: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新年习俗》,欢迎阅读!
习俗,中国,新年

中国新年习俗

春节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如何庆祝这个节日,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一些相对固定的风俗习惯,很多流传至今。

传统观点认为,正月初一是鸡日,初二是狗日,初三是猪日,初四是羊日,初五是牛日,初六是马日,初七是人日。

年轻的一年,也就是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祭拜灶神的节日。

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铺垫,主要有两项活动:扫年和献灶。另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在一些地方,人们不得不吃火、糖饼、油饼和豆腐汤。 【小年祭灶】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也叫“小年”是人们拜灶的日子。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神都会把家里的善恶告诉玉帝,让玉帝赏罚他。因此,人们在送灶王爷雕像前的桌案上放上糖果、清水、熟豆、青草,其中后三者是为灶王爷坐骑准备材料。祭灶时,用火将关东糖融化,摊在灶神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说玉帝的坏话了。有“男无拜月,女不祭灶”的民俗。所以拜灶仅限于男性。

祭灶是一种很有影响的习俗,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在旧社会,几乎每个厨房都“灶神”这个神。人们称这位神为“主宰生命的菩萨”“主宰生命的厨师长”据说是玉帝封的“九天东厨主,指挥厨宫生活”。他负责管理各种家庭的厨房火灾,被崇拜为一个家庭的守护神。厨房龛大多位于厨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是灶神之神。有没有厨王小生的,也有直接把雕像贴在墙上的。有的雕像只刻画了一个灶神,有的则有两男两女。女神被称为“奶奶灶神”。这大概是模仿人类情侣的形象吧。灶神的雕像大多也印有今年的日历,上面写着“东厨司之主”、“人间监督之神”、“家主”等字样,以示灶神的地位。两边贴着“天道好,下界保平安”的对联,祝福全家平安。

“腊月二十四,尘扫屋”,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习俗。根据民间说法,由于“尘”与“陈”谐音,新年扫尘有“除陈”之意,其用意是扫去一切霉运和霉运。这种习俗维系着人们打破旧的、创造新的欲望,维系着人们告别旧的、迎接新的祈祷。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皿,

1 / 2




拆洗寝具窗帘,打扫六维庭院,掸去蜘蛛网,疏通明渠涵洞。到处都是欢庆、大扫除、迎春的欢乐气氛。

春联又叫门联、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他们用工整、对偶、简洁、精致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表达美好的祝愿,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到春节,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选一副大红的春联贴在门上,给节日增添节日的气氛。

这种习俗始于宋代,盛行于明代。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品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钜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论述了春联的起源和各种作品的特点。

春联有很多种,可以迪

现在民间也喜欢在窗户上贴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节日气氛,还集装饰性、观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是中国流行的民间艺术几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因为大多是贴在窗户上,所以也叫“窗花”。窗花以其独特的概括和夸张,将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祝愿展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饰得富丽堂皇。 春节期间,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放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节日的气氛,还带给人们美的享受,集装饰性、观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民间艺术几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因为大多是贴在窗户上,所以人们一般称之为“窗花”。

窗花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为窗花的购买者大多是农民,窗花有相当多的内容来表现农民的生活,比如种田、织布、捕鱼、放羊、养猪、养鸡等等。此外,窗花也有神话传说和歌剧的故事。此外,花、鸟、虫、鱼和十二生肖的形象也很常见。

春节贴“福”字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俗。据《梦梁录》记载:“老了就去百货商店购物,画门神和桃符,迎春卡……”;“秀才之家,或大或小,扫地,打扫屋子,换门神,钉桃符,贴春卡,祭祖。”本文中“贴春卡”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解释为“幸福”,而在过去,它的意思是“祝福”和“好运”。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的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62cf823af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1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