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翻译赏析

2022-10-04 13:11: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古诗,赏析,翻译

古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翻译赏析

文言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前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语出孔子·《论语·为政》: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原文】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就是智慧,不要不懂装懂。知:通""原句是---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由:孔子的学生,姓仲,名由,字子路。 全句的意思是:子路啊,告诉你对待知和不知的态度吧(即对待学问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是知也”中的“知”通“智”(智慧的意思) 这是广为流传的一句孔子名言,后世被用来提醒人们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 还有另外一种解释,看曾仕强教授的《易经的奥秘》中,曾仕强教授的意思是:我知道一件事是为了知道这件事的人而知道,我不知道一件事是为了不知道这件事的人而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曾仕强教授举了一个孔子的学生和蚂蚱打赌的例子,蚂蚱说一年有三季,孔子的学生说有四季,后来他们一块问孔子,孔子看了看蚂蚱,对他们说,一年有三季。蚂蚱走了之后,孔子的学生问原

1


因,孔子说,蚂蚱活不过秋天,所以对他来说一年就是有三季,你跟他争死还是有三季。所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意思应该是“知道某个知识”是为了“知道这个知识”的人/物。(知之 知之)后半句同理。 告诉人们,要虚心学习,不要不懂装懂。 【解读】 古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问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学识渊博,越要虚怀若谷。作为专家、学者,对不知道的东西,我们不仅应当老实地承认“不知道”,而且要敢于说“不知道” 孔子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对不知道的事物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那么中智以下的人当然不可能样样都知道。了神怪幽明之事外,承认有所知、有所不知,是一种老实的态度,也是最聪明的态度。唯其有所“不知”,才能成其“有所知”。宋代的大臣吕端,宋太宗称他“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就是弃“小慧”而就“大智”的一个好例子。《汉书》中张释之为上林尉的辩护,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来立论,从而得到汉文帝理解的。 以子路的率直性格而言推断,孔子要他记住的不太可能是一种治学态度,孔子可能说的是另一个意思“子路啊,你可记住了,该知道的就知道,不该知道就算知道也要装作不知道,这才真正的智慧啊。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64664405a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3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