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七子之歌》

2022-03-19 05:1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案《七子之歌》》,欢迎阅读!
教案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

佛山市体校 封颀 年级:七年级 课时:一课时

课型:以欣赏学唱为主的综合实践课 教学目的:

1、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体验、探索、实践的条件,引导学生在欣赏、表达、比较、思考、交流过程中,不断深化艺术感受与审美体验,获得听觉经验与能力。 2、认真挖掘此曲的内涵,将音乐的育人功能渗透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学生演唱歌曲、朗诵歌词、分析演唱风格、感悟音乐内涵的过程中,激发其民族意识,强化爱国现念。

3、重视学生间互评互助的学习模式,着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与表现力。 教材分析:

1、创作背景:20年代上半叶,刚刚从清华学校毕业的闻一多远涉重洋,到美国留学。在独居异域他邦期间,闻一多对祖国和家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在西方“文明”社会中亲身体会到很多种族歧视的屈辱,更激起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闻一多写下了《七子之歌》的爱国思乡之作。

1998年初,大型电视片《澳门岁月》的总编导在一次偶然翻阅闻一多诗集时,发现了《七子之歌》,即请祖籍广东中山的作曲家李海鹰为之谱曲。李海鹰一遍遍地吟诵闻一多的诗句,流着泪在一夜之间完成了曲子,他将潮汕民歌的特色融入其中,并从配器上也有意贴近闻一多生活的年代。 2、词曲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诗人、学者。其诗风深沉严谨,在形式上主张格律化,讲求“节的匀称,句的均齐”。著有诗集《红烛》、《死水》等。

李海鹰(1954—)作曲家。广东省广州市。1981年毕业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作曲进修班。现任广东电视台音乐总监。主要作品有《弯弯的月亮》、《我不想说》、《走四方》等。

3、曲式结构:《七子之歌——澳门》为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一乐段(第19小节)的旋律比较平稳。其第三乐句(第56小节)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在这里,形成了本乐段的一个小高潮,仿佛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对思念中的母亲作着真诚的倾诉。第二乐段(第11小节之后)开始处就出现了一个六度大跳,且第一乐句的旋律多在高音区回转,加上强力度的处理要求,它好像是在呐喊,在表现一种盼望回归祖国的强烈感情。第二乐句是稍加变化的重复。它进一步使这种情绪变得更加浓烈。最后一个乐句深情而又肯定,把渴望回归的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学情分析:因为在初一的语文课本上,有组诗"七子之歌"的内容,所以学生对于词作者闻一多比较了解,再加上"七子之歌---澳门"这首歌曲学生们经常在电视或者晚会中听到且旋律琅琅上口,因此很多学生都会演唱这首歌曲或者对歌曲的熟悉度较高.介于此种情况,课堂教学中要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内涵,体会歌曲情感方面。 教学目标:


1、了解“七子”的相关知识,能用歌声表现企盼祖国统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感受作品的风格特征,了解作品的表现手法。

3、在理解《七子之歌——澳门》的基础上,能够用适当的情绪、力度、音色表现热爱祖国的赤子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对于歌曲所表达情感的理解与把握。

2、歌曲中乐段之间情绪,力度,音色的对比与渐变。 3、高音部歌唱状态与呼吸方法的正确把握。

教学方法:启发法、比较法、分析讨论法、探索体验法、合作创新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钢琴、学生自备乐器 课前准备:

1、搜集整理有关澳门及组诗《七子之歌》的有关资料。

2、以学生自身兴趣及意愿为出发点让其自由组合,让他们自由设定相应的音乐表演场景,为创编教学活动提前做准备。 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聆听歌曲,学生在熟悉的<<思乡

在小提琴曲《思乡曲》音乐声中并按位置入>>的歌声中初步体

一、组织教学

指导学生按创设好的位置入座。 座,做好上会曲中流露的思乡之

课准备 情。

1.提问:乐曲的情绪表现了什?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以歌曲所蕴含的内在2. 歌曲的曲名代表我国哪个地积极思考,情感为主线导入课导入

方的地名?你能在地图上找到踊跃回答问,并用饱含激情的歌曲

它们所处的位置?(直接在课件 语言调动学生的情绪上点击寻找)你了解这个地方的及学习兴趣。 历史吗?能简要地谈谈吗?

欣赏歌1.课件播放歌曲展示歌词及相指导学生进行歌曲欣

用心聆听及

曲《七应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 赏与演唱,充分调动

感受音乐;

子之歌2逐一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对歌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与

积极思考,

二、—澳曲的部分进行演唱。 理解及主观学习能动

大胆演唱。

新课门》 3.教师总结 性。 展开 认真感受音

1.多媒体播放范唱,请学生

乐针对问题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结

以哼唱的形式轻声跟唱。2、思

短暂讨论,果引导探索,强化对



积极思考,旋律、节奏、力度、

亲„„”的呼唤,其心情是否一歌曲 大胆发言,色彩、歌词等作用的

样,如何体现这一次比一次更强

学习及用心学唱,理解。如:三连音、

烈的愿望。(提示注意:力度强处理 体会作曲家休止符应用歌曲十度

弱变化时“度”的把握,最后的

融汇在作品音高跳动形成力度、

呼唤“母亲„„”加渐强渐弱的

中的真挚爱色彩的对比,歌词含

对比,以及演唱形式的变化处

国情感和民蓄与直白的对比等。

理。使学生总结出歌曲的旋律

族情怀。


特点,情绪变化及结构形式。 3.跟伴奏完整演唱及演奏

分组策划演

创设澳门回归八周年晚会的情唱方案,大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境,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演唱方胆展示自身能力,激发他们创造案或表演方式诠释此曲。进行小特长,互评性,培养其团结协作组展示,学生互评。 互助,合作能力。

展示。

引导学生针对台湾问题展开讨进一步强化音乐的德,表达自己对祖国统一大业的积极发言。 教育功能并有效拓期冀。 展学生知识面。

在歌曲声中,进一步升华学生的

在《九九归一》歌曲中结束

走出教室 爱国情感。

合作与创编

拓展 延伸

三、

总结

结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675c31255270722192ef77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