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知识点

2023-02-06 15:28: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制度经济学知识点》,欢迎阅读!
知识点,经济学,制度



1. 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是应用现代微观经济学剖析去研究制度和制度变迁的产物。它源自这样一种命题,即理性选择(在详细的拘束条件下)将创建和改变诸如产权构造、法律、契约、政府形式和管束这样一些制度。





2. 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特色: 1)新制度经济学充足假定,制度有深刻的效率要素。不同制度下绩效是不同样的。 2)新制度经济学坚持以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性, 不单在于技术本质, 并且还在于管理方式构造,后者带来不同的经济种类中信息传达、激励和分权控制的差别。 3)新制度经济学用的是比较方法, 一种可行的形式与另一种对比, 而不是与抽象的无磨擦的理想形式对比较。比较中的基本看法就是交易成本。 4)新制度经济 学以为,经济组织的中心问题,归本求源是人类活动者的行动属性,行为假定被看作是现实中的重要部分, 这个层次的严重失败将致使制度经济学的危

3. 试比较新旧制度经济学的异同点。

1)康芒斯、凡勃伦、加尔布雷斯等美国制度主义学者称为近代制度学派,新制度经济学与近代制度经济学并无什么理论上的渊源关系。

(2) 在某种程度上讲,新制度经济学与近代制度经济学在理论上仍是对峙的。近代制度经济学的看法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反理论的,他们特别反对古典经济理论。

3)新制度经济学恰好相反,他们利用正统经济理论(包含古典经济理论)去 剖析制度与现实问题。

(4) 近代制度经济学的失败是由于它没有提出实证的理论学说,只是是对正统经济理论的不满和批评态度。他们没有留下什么理论工具(或范式)供他人或后 人去使用。近代制度学派没有理论框架。

(5) 近代制度主义的错误主要表现为,方法上和认识上的,制度主义者变为了鹤立鸡群的资料采集者。他们在确立了制度规范和习惯的重要地位后,低估了花鼎力气描绘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和功能这类工作的意义。

(6) 近代制度学派以为经济系统的组织和控制问题,即经济系统的权益构造应当摆在第一位。近代制度学派的思想的主要特色是它的整体主义和进化主义。

4.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1. 交易成本和产权

2. 政治经济学和公共选择

3. 数目经济史

4. 认知,意识形态以及路径依靠的作用。

5.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又称第一代新古典派经济学、新古典派经济学,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立场,共同的主张是支持自由巿场经济,个人理性选择,反对政府过分干涉,反

















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中心论点 , 能够归纳为经济不发达的

结果 , 来自于错误的价钱政策 , 以及第三世界政府过分活动惹起的太多的国家干涉所致使的资源配置不妥。所以,对政府、市场各自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应进行从头评论,并



应利用市场力量解决发展问题。发展经济学领域的这一思想转向被称为“新古典复 活”。

6.

个体主义方法论准则: “全部行为都是人的行为;在个体成员的行为被清除在外后,就不会有任何集体的存在和现实性。

个人主义方法论的重点假定:只有个人材有目标和利益;社会系统及其变迁产生于个人的行为;全部大规模的社会学现象最后都应当依据只考虑个人,考虑他们的气质、信念、资源以及互相关系的理论加以解说。 8.

新古典经济学的限制性: 1. 从研究对象来看,新古典经济学的互换中心论严重地限制



7.






了其思想的范围和方法, 是对经济系统的本质构造和运行的严重误会



2. 从认识论的角

度来看,新古典经济学把经济过程定义为面对稀罕进行选择,本质上其整个中心都依 赖于对经济的逻辑演绎剖析,忽略了对在历史上同生产和花费联系在一同的现实的社 会制度和行为的剖析。

9.

3. 即对自我利益的计较其实不构成动机要素的那些行为。

4.

利用数学及计量技术进行经济学研究,但却会降低经济学的解说力。

博弈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的联系:1. 新制度经济学与博弈论有着内在联系。博弈论的出 现,丰富了制度剖析的工具,也使得新制度经济学获取了进一步发展,博弈论与新制

经济学的联合将大大地深入对制度发源及制度演变过程体制的剖析。 2. 博弈论的方法对制度的剖析是很实用的,特别是近来渐渐使用的演进博弈和重复博弈剖析方法。 3. 博弈论中的很多思想自己能够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构成部分。 10.

11. 以博弈论的看法对制度的区分:将制度明确等同于博弈的特定参加人,诸如行业协会、技

术协会、大学、政府机构等;将制度视为博弈的规则;将制度视为博弈的平衡。





12. 纳什平衡:是一种策略组合,使得每个参加人的策略是对其余参加人策略的最优反响。

假如在一个策略组合上,当全部其余人都不改变策略时,没有人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则该策略组合就是一个纳什平衡。





13. 有限理性:有限理性是指那种把决议者在认识方面的限制性考虑在内的合理选择,指介于完整理性和非完整理性之间的在必定限制下的理性。

14. 制度变迁:是指新制度 ( 或新制度构造 ) 产生、代替或改变旧制度的动向过程。作为替

代过程,制度变迁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代替原制度 ; 作为变换过程,制度变迁是一种更有效率的制度的生产过程 ; 作为互换过程,制度变迁是制度的交易过程。

15. 理性的经济学含义: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视阈里, 理性就是每个经济主体都能按照趋利避害

原则, 经过成本——利润的边沿剖析, 经过深谋远虑后对其所面对的全部时机和手段





进行最优化选择。包含三个层面:人的自利性假定;极大化原则; 每个人的自利行为与集体内其余人的自利行为存在一致性。

16. 理性的形式: 1. 价值理性 / 目标——手段理性:价值理性是指经济主体追求目标自己能否

理性,也可称为目标理性; 2. 本质理性 / 程序理性:人类在知识、预示、技巧和时间上的



有限性, 能经过借助组织理性得以缓解——选择过程的效任性能够经过理性组织中











形成的规则与老例等获取实现,即人类能够具备程序理性; 3. 建构理性 / 演进理性:建构理性是指惟理主义建构论者们拥有的理性观, 他们以为理性能够设计次序, 立法者的意志就是法律的发源。 演进理性则以为理性是一个

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的产物,而不是某些立法者理性设计的结果。 4. 适应性理性与创新理性: 适应性理性的本质是有限理性, 重申并不是无所不晓地最大化他们的既定目标的,而是依据经验调整其目标,使之更可行。创新理性

是指公司家有时地打破已知限制,如资源、技术和制度等方面的拘束,作出发现并利用这些发现。

17. 有限理性的本源: 1. 外在拘束。主假如指人类选择的理性程度遇到信息不完

整与不确立等外面要素的限制。 2. 内在拘束。 内在拘束主假如指人脑有限的信息办理能力这一事实拘束着人们的理性水平。

18. 有限理性的形式: 1. 有拘束的有限理性: 指人类受认知能力或外界不确立性、

信息成本的拘束而没法最大化的状况, 包含成本阻碍型、 生理限制型。 2. 择性的有限理性:是指行为主体原来能够最大化理性, 但他们不肯意最大化,只选择必定程度的理性,主要为理性节俭型。

19. 交易花费:一是预先的交易花费,即为签署契约、规定交易两方的权益、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68b7d1175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