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经济学知识点

2023-01-28 07:25: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制度经济学知识点》,欢迎阅读!
知识点,经济学,制度

1. 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

是应用现代微观经济学分析去研究制度和制度变迁的产物。它源自这样一种命题,即理性选择(在具体的约束条件下)将创造和改变诸如产权结构、法律、契约、政府形式和管制这样一些制度。

2. 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特征:1)新制度经济学充分假设,制度有深刻的效率因素。不同制度下绩效是不一样的。 2)新制度经济学坚持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技术本质,而且还在于管理方式结构,后者带来不同的经济类型中信息传递、激励和分权控制的区别。3)新制度经济学用的是比较方法,一种可行的形式与另一种相比,而不是与抽象的无磨擦的理想形式相比较。比较中的基本概念就是交易成本。4)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组织的中心问题,归本求源是人类活动者的行动属性,行为假设被看作是现实中的重要部分,这个层次的严重失败将导致制度经济学的危

3. 试比较新旧制度经济学的异同点。

1)康芒斯、凡勃伦、加尔布雷斯等美国制度主义学者称为近代制度学派,新制度经济学与近代制度经济学并没有什么理论上的渊源关系。

(2)在某种程度上讲,新制度经济学与近代制度经济学在理论上还是对立的。近代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反理论的,他们尤其反对古典经济理论。

3)新制度经济学恰恰相反,他们利用正统经济理论(包括古典经济理论)去分析制度与现实问题。

(4)近代制度经济学的失败是因为它没有提出实证的理论学说,仅仅是对正统经济理论的不满和批判态度。他们没有留下什么理论工具(或范式)供别人或后人去使用。近代制度学派没有理论框架。

(5)近代制度主义的错误主要表现为,方法上和认识上的,制度主义者变成了出类拔萃的资料收集者。他们在奠定了制度规范和习惯的重要地位后,低估了花大力气描述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和功能这种工作的意义。

(6)近代制度学派认为经济体系的组织和控制问题,即经济体系的权力结构应该摆在第一位。近代制度学派的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它的整体主义和进化主义。

4. 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围:1.交易成本和产权2.政治经济学和公共选择3.数量经济史

4.认知,意识形态以及路径依赖的作用。

5.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又称第一代新古典派经济学、新古典派经济学,继承了古典经济

学的立场,共同的主张是支持自由巿场经济,个人理性选择,反对政府过度干预,反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中心论点,可以概括为经济不发达的结果,来自于错误的价格政策,以及第三世界政府过度活动引起的太多的国家干预所导致的资源配置不当。因此,对政府、市场各自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应进行重新评价,并应利用市场力量解决发展问题。发展经济学领域的这一思想转向被称为“新古典复活”

6. 个体主义方法论准则:“所有行为都是人的行为;在个体成员的行为被排除在外后,就

不会有任何团体的存在和现实性。

7. 个人主义方法论的关键假设:只有个人才有目标和利益;社会系统及其变迁产生于个

人的行为;所有大规模的社会学现象最终都应该根据只考虑个人,考虑他们的气质、信念、资源以及相互关系的理论加以解释。

8. 新古典经济学的局限性:1. 从研究对象来看,新古典经济学的交换中心论严重地限制


了其思想的范围和方法,是对经济体系的实际结构和运转的严重误解2.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新古典经济学把经济过程定义为面对稀少进行选择,实际上其整个核心都依赖于对经济的逻辑演绎分析,忽视了对在历史上同生产和消费联系在一起的现实的社会制度和行为的分析。3. 即对自我利益的计较并不构成动机因素的那些行为。4. 利用数学及计量技术进行经济学研究,但却会降低经济学的解释力。

9. 博弈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的联系:1. 新制度经济学与博弈论有着内在联系。博弈论的出

现,丰富了制度分析的工具,也使得新制度经济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博弈论与新制经济学的结合将大大地深化对制度起源及制度演变过程机制的分析。2. 博弈论的方法对制度的分析是很有用的,尤其是最近逐渐使用的演进博弈和重复博弈分析方法。3. 博弈论中的许多思想本身可以作为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0.

11. 以博弈论的观点对制度的划分:将制度明确等同于博弈的特定参与人,诸如行业协会、

技术协会、大学、政府机构等;将制度视为博弈的规则;将制度视为博弈的均衡。 12. 纳什均衡:是一种策略组合,使得每个参与人的策略是对其他参与人策略的最优反应。

如果在一个策略组合上,当所有其他人都不改变策略时,没有人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则该策略组合就是一个纳什均衡。

13. 有限理性:有限理性是指那种把决策者在认识方面的局限性考虑在内的合理选择,指介于完全理性和非完全理性之间的在一定限制下的理性。

14. 制度变迁:是指新制度(或新制度结构)产生、替代或改变旧制度的动态过程。作为替

代过程,制度变迁是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替代原制度;作为转换过程,制度变迁是一种更有效率的制度的生产过程;作为交换过程,制度变迁是制度的交易过程。 15. 理性的经济学含义:在新古典经济学的视阈里,理性就是每个经济主体都能遵循趋利避

害原则,通过成本——收益的边际分析,经过深思熟虑后对其所面临的所有机会和手段进行最优化选择。包括三个层面:人的自利性假设;极大化原则;每一个人的自利行为与群体内其他人的自利行为存在一致性。

16. 理性的形式:1.价值理性/目标——手段理性:价值理性是指经济主体追求目标本身是

否理性,也可称为目标理性;2.本质理性/程序理性:人类在知识、预见、技巧和时间上的有限性,能通过借助组织理性得以缓解——选择过程的效率性可以通过理性组织中

形成的规则与惯例等得到实现,即人类可以具备程序理性;3. 建构理性/演进理性:建构理性是指惟理主义建构论者们持有的理性观,他们认为理性可以设计秩序,立法者的意志就是法律的起源。演进理性则认为理性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的产物,而不是某些立法者理性设计的结果。4. 适应性理性与创新理性:适应性理性的实质是有限理性,强调并非无所不知地最大化他们的既定目标的,而是根据经验调整其目标,使之更可行。创新理性是指企业家偶然地打破已知限制,如资源、技术和制度等方面的约束,作出发现并利用这些发现。

17. 有限理性的根源:1. 外在约束。主要是指人类选择的理性程度受到信息不

完全与不确定等外部因素的限制。2.内在约束。内在约束主要是指人脑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这一事实约束着人们的理性水平。 18. 有限理性的形式:1.有约束的有限理性:指人类受认知能力或外界不确定性、

信息成本的约束而无法最大化的情况,包括成本障碍型、生理局限型。2. 择性的有限理性:是指行为主体本来可以最大化理性,但他们不愿意最大化,只选择一定程度的理性,主要为理性节约型。

19. 交易费用:一是事先的交易费用,即为签订契约、规定交易双方的权利、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f9fe23f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3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