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途径探略

2023-04-22 06:24: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途径探略》,欢迎阅读!
实效性,社会实践,途径,进一步,提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的途径探略

作者:陈澜

来源:《教育界》2010年第24

【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与社会功能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各高等学校对社会实践活动也越来越重视,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仍然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不能 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 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 打开他们的视野, 增加他们的社会经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的决定》明确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文化与加强思 想修养的统一, 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与社会功能已越 来越被人们充分认识, 各高等学校对社会实践活动也越来 越重视, 并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如何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社 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仍然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笔者 就此提出以下五点见解:

一、以观念转变为先导, 努力在学校内部营造全员重视的氛围

任何一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必须有与其相适应的氛围,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开展首先须有良好的学校内部环境。这里的环境主要包括学校领导的重视、部门的相互协作和 教师积极参与指导。一般而言, 学校领导的重视———这一条件是具备的,因此,关键是各个部门的相互协作和教师 指导的问题。在传统观念中, 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往往被人 们简单地归入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畴,认为它与其他部门及 其他教师没有什么关系。受这种观念的影响, 重视社会实践工作的氛围很难形成, 相应的工作措施难以完全到位,活动效果必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首先要抓好教师的观念转变工作,使广大教师自觉地把社会实践工作作为自己 的本职工作来对待。同时,教务、人事等部门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对老师在这些方面的精力与时间投入予以肯定,并在津贴发放与职称、职务晋升中体现出来。 二、找准校、地双向受益的结合点,不断促进实践基地建设

近年来, 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绩, 许多高校与地方建立了长期联系, 这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创造了基本的条件。但是, 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 主要表现为基地不易巩固, 学生活动点的确定好似打游击, 年换一个地方,实践活动的组织者经常为实践点的选择伤透脑筋。我认为这样的结果并不是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方党委、政府对活动不够重视,真正的症结在于基地建设中,校、地双方还没有找到双向受益 的最佳结合点。地方总觉得他们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对他们而言,支持活动只是尽义务, 学生实践点难以得到长期的确定就不足为怪了。这一问题的解决,应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纠正地方的认识偏差; 二是为地方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我们要让地方认识到,大学生在当地开展活动本 身能对当地的文化建设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各级新闻媒体对学生实践活动特别是暑期三下乡活动的报 道密度相当大, 当地可以借此机会增加在媒体中出现的机会,这也是对地方的一种回报, 尤其对那些较为落后的地方而言, 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尽管学校竭力避免给地方增加负担,但是,地方在接受学生开展活动时, 确确实实会有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这就要求学校考虑给当地以现实利益补偿。补偿的方 法有两个: 一是现实的物资资助,另一个是智力回报。学校是可以给予落后地区以一定物资资助的, 如将大学里已过时, 但在落后地区中小学仍用得着的教学仪器设备和 图书资料捐赠给当地。但是,高校本身的物力、财力条件也是有限的, 在这方面给予地方帮助的空间不大,可以有更大帮助的是在智力方面。这就要求学校在选定实践基地后, 首先要对基地的生产发展水平、文化经济状况、社会及自然资源有一个准确、全面的了解, 然后再根据当地所需和自己所能来确定服务项目,使项目能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社会效益。若能这样,局面将完全改观,实践基地建设必将走入良性轨道。

三、广开门路, 多元筹资, 努力解决实践活动的经费问题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需要一定经费投入的,而经费投入不足是影响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对一般地方高校而言, 这个问题更加突出。而问题的解决, 需要走经费筹措多元化的道路。一般而言, 经费来源渠道应该有三条:

第一是学校拨款。无论筹款方式如何变化, 学校拨款 总是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实践活动本身就是教育活动的 一个重要环节, 学校理当设立经费专项。应该说各个学校 在这方面是想了很多办法的, 但经费缺额仍然很大, 因此, 我们必须从其他途径来补足。

第二是社会赞助。高校是一个现实的消费群体, 更是 潜在的消费市场。对这一点, 许多企业是很清楚的, 这也是近年来企业越来越乐于赞助高校学生活动的原因所在。 与商家的合作方面, 学生社团活动走在了前面,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比较而言,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方面还大 有文章可做, 关键是找到商业活动与学生实践活动的利益 结合点。企业的目标主要是拓展现实的市场, 发掘潜在的市场, 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方面是有自己的作为空间的。 第三个来源是学生自己出一部分钱, 当然前提是学生自愿, 并且额度以不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为上限。 建立好上述三条渠道,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费短缺这 一瓶颈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

四、引入竞争机制, 进一步推动实践项目的设置科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社会实践活动要真正收到实效, 在具备校内环境、校外基地、活动资金等一系列前提条件之后, 最重要的是项目设置要做到科学化。何谓科学化,首先是项目要真正能使学生增长知识, 受到教育 增长才干,同时能为地方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怎样科学化? 我认为可以通过引入竞 争机制来解决: 学校公布立项数量, 发动各系(院) 申报项目, 然后组织有关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再现场对项目申报人进行问辩……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审查程序,确定一批重点资助项目。对重点项目的资助要分出等级, 资助金额根据项目等级拉开差距。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要进行项目跟踪。在项目结束后,项目主持单位要写出详 细的总结报告,由学校进行总结、评比,将各单位的项目落实情况作为下一年度审批项目的重要参考指标。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必将调动各系的积极性,项目设置科学化的目标也就比较容易达成。

五、以动机激发为基础, 增强学生参与实践的自觉性

学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良好的外部条件必须通过这一主体起作用,因此,要增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这其中有一个动机激发的问题。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活力,它具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及维持功能。动机的产生是以需要为基础的,我们应该采取措施让学生认识到参加实践活动对增长其知识、锻炼其能力、陶冶其情操、锤炼其意志的重要意义。比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使他们深化对实践活动意义的认识; 组织学生进行个案分析, 让他们从事实层面理解实践活动对学生成才的价值; 等。通过这些措施,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参加实践活动是其成才过程中的必然环节,那么动机激发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6ad589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1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