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发挥榜样在幼儿分享行为养成中的示范作用

2022-09-09 10:04: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如何发挥榜样在幼儿分享行为养成中的示范作用》,欢迎阅读!
榜样,养成,示范,发挥,幼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如何发挥榜样在幼儿分享行为养成中的示范作用

作者:黄芳

来源:《教育视界》2014年第02

在幼儿园,幼儿的分享行为常常表现为:与同伴分享玩具,分享食物,分享劳动成果,分享彼此的发现,分享彼此的想法,分享彼此的快乐,分享彼此高兴或不高兴的事情。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个性品质的关键时期,在幼儿阶段培养幼儿分享行为有助于从小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养成对他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习惯,为今后顺利适应集体、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美国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或示范的观察而习得的。大量研究和实践也证明:设置一定的社会情境,树立一定的榜样,使幼儿在有意无意间进行模仿,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如小班的××幼儿能大胆在集体面前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时,教师积极肯定××幼儿的行为,并鼓励大家向她学习,很快就会有很多的幼儿以她为榜样,克服胆怯、害羞的不足,在集体面前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情绪情感。如,当中班幼儿在活动中出现分享玩具或用具等行为时,教师给予肯定或鼓励,并以他们为榜样时,也会使更多的幼儿学习榜样分享玩具或用具的行为。我们发现,为幼儿树立榜样,可以向幼儿传递有效的学习信息,很多的幼儿都能在解决问题或矛盾时向榜样们学习,采取榜样们所采用的方法或措施。而且,树立榜样并表扬榜样的行为后,幼儿的分享行为明显增多。可见,榜样在幼儿分享行为养成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是有利于幼儿习得正确分享行为并养成良好分享行为习惯的。

树立榜样有利于幼儿养成分享行为,然而,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学习的榜样最好来自幼儿身边熟悉的人或贴近幼儿生活中的事例,如父母、教师、同伴,可以增强幼儿与榜样的相似性,减少榜样学习的难度,使榜样的行为容易成为幼儿观察、学习、模仿的对象。在幼儿分享行为养成中,可以充分发挥父母、教师、同伴的榜样示范作用: 一、发挥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

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对幼儿的成长影响深远。在幼儿园里,我们常常发现父母重视分享教育,也配合幼儿园开展分享教育家庭中的幼儿,在家、在园都能积极主动地与同伴、与他人分享情绪情感,分享食物、用具、玩具等;而父母分享观念与幼儿园分享教育目标不一致家庭中的幼儿,在分享方面比较被动,较少分享行为,甚至没有分享行为。因此,在幼儿园分享行为的养成中,教师应做好家长工作,加强对家长的引导和教育,使家长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正确认识分享养成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从而在言行举止、为人处事方面能给幼儿带来好的榜样作用。如父母经常对幼儿说: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玩好吃的东西大家一起吃,就会使幼儿知道在玩玩具或吃东西时能够大家一起玩大家一起吃是一件好事、是一件快乐的事,从而愿意、主动与他人分享。幼儿不仅听其言,还观其行。因此,父母不仅要在口头上注意提醒、教育幼儿,更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幼儿,如父母在家庭中相互谦让,主动将好吃的东西、自己的情感体验与家人分享;父母乐意、大方地将东西借给邻居或他人等等言行,都会在幼儿分享行为养成中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进入幼儿园后,幼儿接触最多的除了父母就是教师,教师在幼儿幼小心灵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我们常常听见家长说:我的孩子总是说,这是老师说的、那是老师说的,最喜欢学着老师的动作这样做、那样做。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幼儿关注与模仿的对象。为此,教师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分享行为习惯,首先要从自身的言语做起。如教师对幼儿说:今天老师碰到了一件有趣的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教师对幼儿说:“××班的老师要借我们班的工具,让我们送过去给他们吧。教师乐于分享的态度和言语会影响幼儿,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愿意做出分享的行为。其次要从自身的行为做起,俗话说得好: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教师之间经常相互交流、分享工作经验或看法,教师慷慨地将自己的物品借给同事或他人,教师与幼儿经常交谈分享心事,教师将好吃的食物与幼儿分享等等,都会对幼儿产生很大的影响,幼儿能从教师的身上或言行中知道什么是分享,体验到分享的快乐,从而愿意与他人分享情感体验、分享玩具用具乃至食物。 三、发挥同伴的榜样作用

研究发现,同伴群体为儿童提供了互相模仿的对象,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化。儿童在同伴群体中,可以从同伴那儿学到很多东西。这个有趣的现象表明,模仿可能是影响同伴的一种重要方式。根据这个结论,首先教师要注意挖掘幼儿中乐于分享、主动分享的榜样。如有的幼儿喜欢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发现、自己的感想体会,有的幼儿在和同伴游戏时常常主动将玩具或活动材料与同伴分享,有的幼儿在手工作业或绘画后喜欢和大家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悦等。总之,教师要注意观察、发现,将那些有分享行为、愿意并能主动分享的幼儿树为榜样。其次,教师要注意宣传榜样的分享行为事例。幼儿喜欢模仿,教师要将榜样中的分享行为事例广泛宣传,为幼儿塑造一个个具体的、生动活泼的形象,使幼儿通过榜样的事例知道什么是分享、怎样分享、如何分享,从而激发幼儿仿效榜样的需要,增加分享的行为。

幼儿分享意识的萌发、分享行为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抓住幼儿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发挥父母、教师、同伴的榜样作用,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分享行为习惯。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719525759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