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学书》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2022-11-06 13:1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羲之学书》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欢迎阅读!
王羲之,原文,答案,翻译,阅读

《王羲之学书》的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原文】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 ②于其父枕中 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 答。母曰:“尔看用笔法?” 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 “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 之幼令③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④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 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⑤,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三十三书《兰亭序》。三十七书 《黄庭经》。 书讫, 空中有语: “卿书感我而况人乎!吾是天台丈人。”自言真胜钟繇。羲之书多不 一体。

【注释】

①旷:王旷,王羲之之父。②笔说:论书法的书。③幼令:幼 年时的美好才华。④卫夫人:卫夫人,名铄,字茂猗 公元242-349 ,河东安邑 今山西夏县北 人,是晋代著名书法家。卫铄为汝阴 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卫氏家族世代工书,卫铄夫李矩亦善隶 书。卫夫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王羲之少时曾从其学书,卫夫人是 “书圣”的启蒙老师。 ⑤祝版:祭神的木板。

文学常识】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人。他的家族是晋代屈指可数 的豪门大士族。他的祖父王正为尚书郎。他的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 曾倡议晋室渡


江,于江左称制,建立东晋王朝。王羲之的伯父王导更 是名闻于世,是东晋的丞相。 而他的另一位伯父王敦是东晋的军事 帅。琅琊王氏在东晋可谓权倾一时,炽盛隆贵。王羲之因为这样的出 身,一出仕便为秘书郎, 后为庾亮的参军,再迁宁远将军、江州刺史, 最后做到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所以人们又称他为 "王右军 "。王羲之 为人坦率,不拘礼节,从小就不慕荣利。 《世说新语》里载有王羲之 "坦腹东床 "的美谈。

【参考译文】 晋朝王羲之,字号逸少,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 岁看见父亲枕头中有《笔说》,偷来读,父亲说:“你为什么要偷 的秘籍?”王羲之笑着却不回答,母亲问:“你看的是用笔法吗?” 父亲看他年龄小,恐怕不能领悟,告诉王羲之说: “等你长大成人我 再教你书法。”王羲之跪拜说: “现在就让儿子看这书吧,长大再看 就耽误了孩儿幼年发展了。”父亲很高兴,立刻就把书给了他。还不 到一个月时间,书法就有了很大进步。

卫夫人知道后,告诉太常王策说:“这孩子一定正在看《用笔 诀》,最近看见他的书法,就已老成大器。”王策流着眼泪说:“这 孩子将来一定能遮住我的名声。”

晋帝时,朝廷在北郊举行祭祀大典,更换祝版时,工人削去他 的字,渗入木板三分

三十三写了《兰亭序》,三十七写了《黄庭经》,写完后,空 中有人语说: “卿的书法都感动我,而况世人呢?我是天台丈人,自 称真胜钟繇。”羲之书法多数不是一种字体。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822e8d35a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