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的诗词《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赏析

2022-12-29 05:3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纳兰性德的诗词《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赏析》,欢迎阅读!
纳兰,微云,相见欢,赏析,诗词

纳兰性德的诗词《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赏析

《相见欢微云一抹遥峰》 清纳兰性德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 恰与个人清晓画眉同。 红蜡泪,青绫被,水沉浓。 却与黄茅野店听西风。 【注释】

①微云一抹:即一片微云。 ②溶溶:宽广温润之意。

③个人:犹言那人,指意中人。此句谓一抹微云的远山恰似那人清晨所画的眉毛。

④画眉:比喻夫妻感情好。

⑤蜡泪:蜡烛燃烧时,油脂熔化,好像泪流,故称蜡泪。 ⑥青绫(líng)被:青色薄布缝制的被子。 ⑦水沉:即水沉香,古时多陈设于闺房。 ⑧黄茅野店:即黄茅驿,此处泛指荒村野店。 【赏析】

这是词人旅途之中思念妻子的一首词。

“微云一抹遥峰,冷溶溶”,这两句是起兴,借景抒情,化用了秦观的《满庭芳》词“山抹微云,天粘衰草”句,烘托了冷清的心境。


秋色渐浓,词人在旅途之中看到一座遥远的山峰,山顶之上飘荡着一抹淡淡的白云,朦朦胧胧,看起来好像是女子的一弯峨眉,由物及人,词人不禁想起了远在家中的妻子。远山与微云相交,似乎像水一样,给人一种“冷溶溶”的感觉,这是词人落寞的内心的真实反映。词人遥想,自己此刻远在荒僻之地,而妻子独孤一人守着空闺,清早起床,她慵懒地画着蛾眉梳妆,顾影自怜,凄美而清冷,自己却不能好好欣赏关爱她。词人见到的山间微云,便想起家中孤独落寞的妻子,顿时心中伤感无限,惆怅无边,表现出词人多情的性格特点。 扩展阅读:纳兰性德的简介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1655119-16857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词人。父亲是康熙朝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母亲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

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71日)病逝,年仅三十岁。代表作品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纳兰性德生于顺治十一年腊月十二日(公元1655119日),纳兰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这一时期的纳兰性德发奋苦读,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指导下,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他还把自己熟读经史的见闻感悟整理成文,编成四卷《渌水亭杂识》,当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等知识,表现出相当广博的学识和爱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828b0c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