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无题;雁门太守行)

2022-04-13 03:18:4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诗二首(无题;雁门太守行)》,欢迎阅读!
二首,雁门太守行,古诗,无题



古诗二首(无题;雁门太守行)

一、{本课学习目标}

1、了解这两首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2、了解这两首诗的出处和作者有关知识。 3、背诵这两首诗。

二、{重点提示} 1 对《无题》这首诗歌的欣赏:

1 关于李商隐的《无题》诗:

李商隐的《无题》诗,曾引起后世很多议论,或说它是“爱情诗”,或说它实有寄托。《无题》的确是抒情而隐晦,寄托而朦胧,一些诗的意思很难领会。课本中这首诗是描述对想念的人相思的心情的。

2 诗句的具体欣赏:

首联直抒胸臆,点出相见时难,一旦相别,尤觉难舍难分。“东风”句写暮春花落的景象,衬托感伤情绪。东风已无力挽回时序,而人在这时也不能分离。“东风无力”四字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扣全篇。 颔联以“春蚕”和“蜡炬”比喻感情的生死不渝。以“丝”谐“思”,以“蜡”“泪”比人泪。春蚕至死而丝()方尽,蜡烛化成灰而泪才干。形象刻画且精到。 颈联从对方的心境设想,以反衬的笔法,想对方相念的愁苦寂寞,进一步抒发思念之情的深切。“但愁”“应觉”,写得感情细腻入微。这里的表现是很巧妙的,用笔曲折,想像丰富。

尾联承上,在相见无望的情况下,内心里仍然强烈地期望让青鸟去探问情况。运用美丽的神话,写无望中的希望,绝望中的追求,表示对想念的人的思慕之深,情意缠绵,余韵深远。

3 全诗的艺术特色:

这首诗运用了比兴、象征的艺术手法,抒写了相思之情,尽管它的情调比较感伤低沉,是否有所寄托也难以明确断定,但仍不妨其为佳作。如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并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意义。 2 对《雁门太守行》这首诗歌的欣赏:

1 主题思想:

这首诗塑造了边塞将士浴血奋战的英雄形象,歌颂了他们慷慨赴难的英雄气概。 2 对诗句的具体欣赏:

前两句写唐军将士整装待发,是出发前的情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这两句写景,通过景物描写形象地反映出临战前的形势,创造了紧张的战斗气氛:一方面是大军压境,气焰嚣张,就好像这浓重的黑云一样,简直要把这座危城压垮。一个“压”字,已经使人感到浓云低垂,喘不过气来,再用“欲摧”两个字进一步补充“压”的结果,表明了情况的严重、危急。另一方面是唐军将士,正戎装待发。透过云隙中漏泄出来的一束束日辉,可以看到他们披挂整齐的战甲在闪闪发光。一场激烈的战斗即将爆发。

第三、四句写唐军将士乘夜出兵,行军途中的所见所闻。“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这两句从听觉、视觉两种角度,描写行军途中的所见所闻。前一句写所闻。号角本来音色低沉,衬托以“秋色里”三个字,在秋风凛冽、草木摇落的背景下,更显得苍凉。后一句写所见。塞上一带,本来土呈紫色,夜晚就显得颜色更深更重,以至在奔赴前线的战士看来,长城脚下的大地就像鲜血凝成的一样。两句诗,把临战的气氛,烘托得非常浓烈,格外悲壮。

第五、六句写唐军将士向敌军进击的情景:“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在战场上,击鼓是进军的命令。说“霜重鼓寒”,象征战斗的艰苦;而在这种不利条件下,仍然击鼓进军,又表明了将士们英勇顽强。

最后两句写唐军将士誓死报国的决心。“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战局不利,情况危急,但唐军将士临危不惧,顽强奋战。这场战斗发生在易水,战场附近的黄金台,很自然地使他们联想到君王对自己的器重和恩宠,这更加激励了他们慷慨赴难的决心,促使他们发出了坚强的誓言——要用决死的战斗来

1




报答祖国和君王!

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诗人没有交代。因为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不在于具体描述战争本身,而在于通过战争的环境,热情歌颂唐军将士在敌人大军压境的艰苦条件下,临危不惧,顽强战斗,不惜以鲜血和生命来维护国家统一、保卫领土完整的英雄气概,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 本诗的艺术特色:

诗人以悲壮豪放的风格、绚丽多彩的语言,描写了唐军边塞将士从严阵待敌到慷慨赴难的战斗过程。但在诗歌所创造的画幅里,既没有出现敌军,也没有具体地描写战斗。整首诗篇以虚写实,用景物描写来渲染、烘托紧张的战斗气氛,交代唐军的行动过程。到了易水前线,要向敌人冲锋进击了,也没有正面着笔,依然是用“霜重鼓寒声不起”这样的景物描写暗示战斗的艰苦。这些景物,鼓声、角声、黑云、金鳞、红旗、夜紫,绘色绘声,有动有静,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因此,虽然没有写具体的战斗,却把读者带进了意境,使读者感受到战斗的激烈。这样,到诗的最后两句直接抒情,就显得十分自然了。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843570f02768e9951e738c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