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的湖湘酒文化

2023-01-08 13:27: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你不可不知的湖湘酒文化》,欢迎阅读!
湖湘,酒文化,不知,不可

你不可不知的湖湘酒文化

“酒文化”一词是由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先生于1987年率先提出来的。关于“酒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经济学家萧家成在1994年提出:“酒文化就是指围绕着酒这个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技艺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的、行为的现象的总和„„”。“8600年前的中国古人就会酿酒”,这是2004年中美考古学家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的最新成果。有人说,在数千年的中华民族文明发展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酒的酿造史,酒与文化同步前进,处处表现着相辅相成的活动轨迹。

“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个方面:酒以治病、酒以养老和酒以成礼。实际上,几千年来,酒的作用远不止于以上三条,在国人的观点中,酒虽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但在社会生活中,酒却具有其他物品所无法替代的功能。有人把“酒”比喻成是“文化”的酵母,历数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直到今天,酒与文化何时有过断缘?宋·朱肱《北山酒经》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议论:“„„礼天地,事鬼神,射乡之饮,鹿鸣之歌,宾主拜,左右秩秩,上至缙绅,下逮闾里,诗人墨客,渔夫樵妇,无一可以缺此。”而且:“之境界岂铺啜者所能与知哉。社会学家眼里,酒更是一面硕大无比的镜子,它能够折射到政治、军事经济、法律、文学科学技术、人生、家庭、友谊、诗画、艺术爱情、宗教、武术、礼仪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每一个角落,我们找不到比酒更能包罗万象的东西!所以,从古至今,酒的风格神韵令许许多多宰辅公卿、布衣庶士、文人墨客为之陶醉、为之吟咏、为之歌赋,可以说在琴棋书画、戏剧歌舞、诗词文学中无不飘逸着酒的香气。

饮酒、品酒和论酒是一门学问,而酿酒则更是一门科学中国的酒曾对人类文明产生过重要影响,利用生长霉菌为主要微生物的酒曲为糖化发酵剂,复式发酵、固态或半固态发酵是我国酿酒业的典型特征,被称为是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作为中国人才之都的湖南,酒文化同样源远流长。1988年,在湖南省澧县彭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中,从红烧土块及支座残断面中观察到了稻谷壳的痕迹。据文物普查采集陶片的碳素年代测定,彭头山遗址距今为82509100年。这里的古稻比河姆渡早出一千多年。另外,1993年和1995年在湖南永州道县玉蟾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至今世界上最早的古栽培稻,经北京大C14实验室及美国哈佛大学先后用质谱加速器测定,确定这些稻谷距今约有12千年至14千年,由此证明湖南是世界稻作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同时,发现古代栽培稻谷的彭头山遗址和玉蟾岩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同时还出土了大量的动植物化石和众多陶制酒器,这些发现,更使人仿佛嗅到了酒的醇香。按考古学界流行的“谷物酿酒先于农耕时代”的说法来看,湖南既然在12千年至14千年前就开始种植稻谷,那么,我们应该有理由相信,随着原始农业的产生,水稻栽培的普及,属长江流域的湖南用稻谷酿酒的源头就更在此之前了。 湖南人喜欢吃辣椒,也喜欢喝酒。辣椒和酒,代表了湖南人的性格特征:热情,耿直,不怕苦,不怕难,不怕强,不怕死!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得最好,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性格!在湖南各民族生活中,酒从另一个侧面把湖南人


这种性格反映得淋漓尽致。

如永州人喝酒,不用杯,而是用碗。把吃饭的碗摆在桌子上,一字排开,先喝三碗,叫三羊开泰。再喝六碗,叫六六大顺。再喝九碗,叫天长地久。那阵势,那气派,叫人看了伸舌头,摇脑壳。永州喝酒界的人还说宁可丢掉广州也不能失去永州!豪迈洒脱之情不用言表。

邵阳人喝酒不用菜,顶多加几片猪血豆腐丸子就满足了,只要有酒便要一醉方休。

湘西人住在大山里,他们喜欢喝高度的包谷酒、高粱酒。他们把酒装在竹筒里,把竹筒挂在身上。劳作累了,喝上一口酒,面对群山大喊几声,疲劳就消失了。贵宾临门,他们搬出了自家酿造的美酒,热情招待客人,于是有了拦门酒、进门酒、敬客酒、送客酒、出寨酒,山里人的一片真情,全在酒中。

零陵人更是以擅饮而饮誉三湘四水,初来零陵的外地人无不惊叹零陵人的能,零陵人好客的最高境界就是!零陵人非常钟爱杯中之物,男人喝,女人也喝;大人喝,小孩也喝;结婚喝,离婚也喝;升学、参军、参加工作、外出打工、毕业、退伍、退休、返乡都得喝。其喝酒的最大特色就是气氛极其浓烈,在推杯盏饮的搏杀中,还暗藏各种机巧,我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在零陵酒场几乎得到了完美的运用,笔者曾领教过零陵酒界的厉害。在零陵,冠有酒圣酒鬼赵三斤钱五瓶孙不醉李一桶不倒翁笑面虎冷面杀手之类光荣称号的人随处可见。饮至高潮时,猜拳行令,小杯大碗,较量的较量,斗智的斗智,助威的助威,呐喊的呐喊,要是当场不倒人,绝不散席走人,笔者断言:不懂零陵酒文化,不是地道零陵人,也算不上是真正的湖南人! 湖南人不仅会喝酒更会酿酒,湖南酿酒历史悠久,这不仅在古文献关于炎帝教湖湘先民酿酒的记载中可以看出,而且从近代湖南考古中更能得到佐证。在湖南湘乡岱子坪龙山文化遗存中,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一种用于温酒的,三足、袋状。这类器物的出现,反映出当时酒和饮宴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湖南永州道县玉蟾岩及其他新石器遗址中,发现的陶制食器和酒器等,表明远在新石器时期,湖南的先民就已经懂得酿酒和对食物进行简单的制作烹饪加工。另据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考证,西汉已有酒业。在西汉墓中出土的帛书《养生方》和《杂疗方》这两本关于医药学方面的著作中,可看到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酿酒工艺记载;马王堆汉墓女尸数千年不腐的原因之一就是经过了七窍灌酒常德早在先秦时代,人们就有摆春台席置酒与之合饮风俗。晋人陶渊明的旷世奇文《桃花源记》,文内便有先世避秦时乱设酒,杀鸡,作食,到了汉代时,已有元月元日饮春酒,五月五日切菖蒲裺和雄黄泛酒饮之,九月九日饮菊花酒的风俗等等。说明湖南酿酒之早酒业之盛。

湖南古属荆州之域,楚湘文明之地,山水奇秀,五谷丰茂,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温和湿润的气候,给湖南酒品酿造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和环境基础。湖南又是产粮大省,优质的稻谷、小麦、高粱、包谷等杂粮和丰富的水果均为酒的酿造提供了优质的原料,因此湖南的酒品种齐全,百花齐放!元人宋伯仁所著的《酒小史》罗列了从春秋到元代的华夏历代名酒百余种,其中涉及湖南的有:崔家酒、魏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846d6c04028915f804dc27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