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教学的感悟艺术论文

2023-02-18 18:00: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水墨画教学的感悟艺术论文》,欢迎阅读!
水墨画,感悟,艺术,教学,论文

水墨画教学的感悟艺术论文

水墨画教学的感悟艺术论文

长期从事青少年校外美术教育工作,通过实践感觉到,在国画教学中如果在教会学生绘画技法技能的同时,注意人文精神的渗透,会对学生的性情、精神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国画在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它渗透着人们的社会意识,从而使绘画具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认识作用,又起到“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的教育作用。以下是我个人的几点体会。

一、寄情山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精神

山水画是中国传统国画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具有大气磅礴、气象宏大,刚健清新的审美特征。国画作品中经常以皖南、黄山、太行山、长城、三峡等地风景作为内容,我经常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秀美风景,让学生领悟画家在国画作品中表现的民族精神,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传统艺术,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从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课余时间走出教室,亲近自然,善于观察,懂得“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同样重要的道理。

二、托物言志,引导学生继承优良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意韵体现了中国儒道的美学思想、人文精神。因此中国画创作常常在作品中融入自我精神,并用技法笔墨语言进行表现。画家经常运用一些景物托物言志,表达高尚、积极向上的风格品格。例如通过梅花挺直坚硬、生机勃勃的特点,表达梅花顽强、倔强、挺拔向上的精神;通过兰花特有的叶、花、香独具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的优美形象,表达高洁、清雅的精神等,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与自然的关系,感受主观情感和客观自然景物相互交融而成就的艺术界。记得有一次我上公开课,画的是荷花。当时我让学生欣赏了各种荷花的图片之后,同学们非常激动,纷纷说出与荷花有关的色彩、结构、作用、品种等特点,非常感兴趣。我便趁热打铁,更深入的引导学生,来感悟荷花高洁傲岸和出污泥而不染的精神。这样不仅让学生


能够体会笔墨的韵味,而且让学生领略到艺术的人文精神,从而培养学生更加热爱自然、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三、国画与其它传统文化内容的相互融合,如将古诗、书法、音乐与国画相互融合

唐人曾经说过:“书画异名而同体”。中国传统历来认为诗与画为姊妹艺术。古诗的优美不仅在于它的文字,还在于它的意境,与同样讲究意境的中国画诗画相通,让孩子用绘画来表现古诗的画面,将两者结合,互相促进,对提升国画学习效果有十分好的效果。例如在学习花卉和昆虫后,让学生用画面表现《小池》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和《宿新市徐公店》中“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等,并指导孩子在画上用书法提上诗句,从另一个角度又促进孩子们学习书法的兴趣,国画、古诗、书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课堂讲解后,学生在绘画联系创作时配以节奏舒缓的民族传统音乐,更能让孩子们进入国画的意境。

四、大胆创作,培养学生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中国画不仅讲究通过笔墨浓淡干湿对比变化来表现绘画对象,在构图上,更讲求经营,经常打破空间或时间的局限,以灵活的方式,把处于不同时空中的物象,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的法则,重新布置,构造出一种画家心目中的时空境界。于是,风晴雨雪、四时朝暮、古今人物可以出现在同一幅画中。这种特征和变化,特别符合青少年好奇、大胆的心理特点,所以国画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着无与伦比的吸引力。比如我要引导学生画出不同感觉的荷花,我先让学生欣赏朱耷的荷花作品,同时把朱耷的身世,与之带来的画家在荷花表达方面的.特别感受讲给同学们听,我是这样描述的:朱耷也叫八大山人,是明宗室后裔,他的人生经历独特,但艺术修养很高,一生充满亡国之痛, 对明朝的反抗情绪非他人可比。他画的荷花, 线条盘错, 翻转自如,简洁精到 画面的意境萧索孤寒。

五、深入生活,扩展学生表现面

儿童水墨画教学中传统的教学不外乎临摹、写生、创作三体合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87dc42087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