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生态的城镇河道整治——以惠阳区坪山河河道景观设计为例

2023-01-06 16:06: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基于景观生态的城镇河道整治——以惠阳区坪山河河道景观设计为例》,欢迎阅读!
河道,惠阳,景观设计,山河,整治

基于景观生态的城镇河道整治——以惠阳区坪山河河道景观

设计为例

摘要:城市河道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康体的空间环境,是城市景观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集防洪排涝、交通、绿化、生态于一体的景观环境是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的重点。结合惠阳区坪山河河道景观设计案例,论述河道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主要内容,通过科学的景观规划设计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形成人文与自然深度结合的自然空间。

关键词:坪山河;城市河道;生态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前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迫切需求娱乐休闲、健身康体的活动场所,热切期盼生态净土放松紧绷的神经,洗涤嘈杂的心灵。作为城市绿色生命线,水是一个城市生态的脉络、景观的代表和历史文化的载体,是城市风韵和灵气所在,也影响着城市性质和用地布局[1]。西方国家已较早地完成了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已进入生态水利环境水利的高级阶段[2]。然而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发展阶段,自然空间不断被挤占,城镇河道也由小桥流水的诗意画卷逐渐演变为生硬无情的铁壁铜墙。这些人工渠化后的河道,采用硬质驳岸,过多的突出排涝行洪、运输灌溉需求,导致河道形式过于单一,河流生态系统脆弱,生态功能恶化及服务价值缺失,河流的自身景观价值大大降低,不能满足城镇居民对于良好生活品质的需求。城市河道不能仅仅停留在防洪功能上,更不能轻视河道自身的生态性、自然性。鉴于河道在城市中的重要角色,对其进行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的重点是将河道设计为归防洪排涝、交通运输、绿化亮化、生态人文于一体的景观环境。本文以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坪山河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对城市河道的生态性景观作初步分析。 一、坪山河现状与景观设计构思 (一)基本情况介绍

坪山河是淡水河的一条支流,起源于深圳市盐田区的梅沙尖,流经深圳的坪山镇、大亚湾区的西区,在惠阳区的下土湖汇入淡水河。本项目范围为坪山河的淡水河至白云坑桥段,河道长约1550 米,规划河岸宽度约100 米,河底宽40 米。河道有轻微污染,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及部分工业废水等,两岸大部分地段为农田、林地,南段部分地段有商住楼、厂房等,沿岸局部地段有水、电、气、信等管线设施,沿岸地下水埋深相对稍大。坪山河经过当地相关部门的有效治理后依然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河道段水毁严重,防洪标准较低,需做加强部分河段防洪工程建设滞后,防洪标准较低,水毁严重,需重修及加固;2、河道清障整治急需强化,河道环境保护、治污形势仍很严峻; 3、生态工程建设需全面、系统、持续推进;4、河道缺少系统的景观规划设计。

为了提升坪山河的综合效益与景观、生态功能,2016年笔者参与了坪山河综合整治项目。本项目着重体现坪山河惠阳段的河道人文景观与生态设计。本次规划设计范围北起淡水河交汇处,南至白云坑桥,全长1.5km。景观规划区以坪山河河道为轴线,河底宽为40m,两岸宽约100m。根据当地政府部门要求,坪山河景观提升需满足防洪需求,尽可能为市民创造丰富的活动平台,增设停车场、厕所等服务设施。同时,通过河道景观改造,提升该区域城市整体形象。本文从规划设计总体构思、河道水体与护坡设计、河提与道路结合等内容对坪山河景观设计进行阐述。

(二)景观规划设计总体构思

按照项目要求,提升惠阳区景观风貌,唤醒城市活力,将唤城作为本次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的主题,以唤醒城市活力、唤醒文化记忆、唤醒生态活力作为总体设计思路。依据对现状场地的分析,将场地与规划水网、路网、绿网有机结合,保留河流原有的蜿蜒形态;增加湿地、滩涂区域,以保持土壤、植物、水的密切接触,丰富生物多样性;采用生态护岸为水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为其繁衍创造条件;增设亲水步道、亲水平台、观景廊架等加强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协调融合,创造人与自然对话空间;提炼当地文化符号并融入景观设计,


唤醒场所记忆,提升社区凝聚力。重点打造坪山河河岸重要景观节点,丰富沿河景观,结合坪山河上游段统一规划园路、植物及水面景观主题,既保证坪山河上下游拥有一致的景观文化特性,确保河岸交通通达、文脉连续,又能沿河段呈现景观各异的丰富空间。 1、河提景观设计

设计中将河道及两岸划分为自然风情、都市生活、城市绿肺三个功能分区,按照坪山河的自然流向,采用步移景异的设计手法,靠近坪山河与淡水河交汇处布置湿地景观区域。在深汕高速与坪山河交叉处设置文化广场以及亲水平台,营造开放及私密相协调的景观空间。使城市各类开敞空间形成序列、连成廊道、形成体系,既能承载起休闲游憩功能,又发挥出通风换气的生态效用[3]。着重体现通畅的交通系统,包括河道交通与外围市政道路的衔接过渡、河道两岸不同等级园路之间交接关系,以及园路与纵向穿过的桥梁交叉关系。方案靠近市政道路一侧设计多处开口与其连接,保证游客通达性,采用下穿桥洞的方式,避免自行车道与纵向市政路相互影响。

结构交通规划,在局部放大节点设置厕所、观景平台、单车驿站等休闲服务设施,以最大程度的服务不同类别的人群需求。

沿河道的植被景观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季相上按照春花、夏荫、秋实秋叶、冬绿的效果,搭配不同季相植物以丰富植物情趣,在颜色上以绿色为基调,选用花期长、色彩丰富的植物为点缀,增强视觉冲击力,空间布置疏密有致,乔灌草搭配合理,种植既有观赏性又有净化水质能力的水生植物,以降低河道水体中有害物质。 2、河道护岸设计

河道护岸设计应先满足防洪需要,再根据周边环境营造不同景观氛围,运用植物与水、石、泥土的有机结合,营造佳木葱茏、绿色盎然的自然空间[4]。本工程护岸型式选取生态性较好、耐久性较好、抗冲刷能力强,且投资较小的生态挡墙砖护岸。

生态挡墙大样 3、河道生态设计

根据植物生长所需水深条件及河道泄洪需求,种植易栽培和繁殖、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一定水体污染净化能力的当地优势物种水生植物,合理搭配布置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如种植梭鱼草、鸢尾、唐菖蒲、千屈菜等;与护坡结合布置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花园等;种植常绿草皮,利用其发达根系护岸保土。

在保证河道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布置人工湿地,河道内岛滩、湿地以及两岸栽植的植物群落为鸟类、水生动提供栖息地,与水域内生物一起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改善河道的空间环[5]

(三)结论

城市河道景观是城市构图的重要部分,它是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深度交流的场所,它是城市景观灵魂、风韵的一部分。生态性的河道景观与城市景观的有机结构对于提升城市整体风貌、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激发城市活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河道景观设计首先应遵循防洪排涝安全,其次力求生态优先,以再现自然与人文协调发展的城市河道景观体系。在坪山河河道景观规划设计中可见,在生态与城市深度结合下的河道景观才能满足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才能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休闲娱乐康体空间,满足人类精神文化等多方面需求。 参考文献:

[1] 黄静. 城市水景观体系规划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 2013. [2] 陈豪.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研究[D].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1.

[3] 薛立尧,张沛,黄清明,等. 城市风道规划建设创新对策研究——以西安城市风道景区为[J]. 城市发展研究. 2016(11): 17-24.

[4] 王晨. 城市河道植物景观的生态化设计——以永定河门城湖为例[J]. 北京园林. 2014(03): 14-20.

[5] 许骅. 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研究[D]. 浙江大学, 201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8c09bb5b8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