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研究

2023-03-03 13:3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研究》,欢迎阅读!
有效性,作业,初中,策略,化学

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研究

摘要:我国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下的作业观是以考定练。单调的作业形式,枯燥的作业内容,缺乏针对性,忽视实效性,使作业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意义。本文提出的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研究,是对现行初中化学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进行的全面改革,并把作业改革当作是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以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有学而时习之的精辟论说,学习知识必须及时巩固消化。如何巩固消化,教师布置学生做作业即为最好的形式。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可以否定教学过程中作业这一环节所起的作用。但长期以来,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应试的导向,传统的化学作业其理念、内容、形式和模式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作业负担过重而效率低下这一教学顽症已严重阻碍学生的发展。作为化学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化学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也必须符合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创设新的形式,发展新的题型,让作业发挥应有的功能。

一、作业设计要符合新课程理念

化学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化学作业的设计必须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掌握终身学习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基本要求。 二、作业设计要体现层次性

作业设计还要因人而异,要讲究层次性,为此我实施分层布置作业的方法,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成功、愉悦、满足的心理体验。依照新课改理念结合学生等级评价,将作业的难易程度分为三个级别:A 组为基础题,B 组为中档题,C 组为综合题。要求学困生只完成A 组,中等生完成AB 组,学优生完成ABC 三组。只有从教学实际出发,才能做到既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解决学困生吃不消和学优生吃不饱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三、作业要成为丰富生活的向导

新课程提倡的是三维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并重。生活是学生进行探究实践、获取化学知识的广阔天地。教师可通过实践性强的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使作业成为丰富生活的向导。例如,《化学与能源》中交流与讨论:常用化学电池的种类、名称等;废旧电池的回收途径和处理方法。这样的作业与生活相联系,更有实际意义。 在兼顾新课程教学理念与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下,教师应在作业设计上多做探索,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性作业模式(即书面作业),设计形式多样的开放性作业,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自主设计作业,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所谓自主设计作业即放开作业设计与布置的限制,让学生根据教材,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体验自己设计作业,以促进个体学习目标达成。例如在预习教材的过程中,学生自己设计有研究价值的问题,然后通过全班交流,比比谁的作业设计最科学、最新颖。这种学生自己设计的作业,他们完成的主动性极高,且体现了个性,发展了个性,更有利于学生追求较高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设


计作业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思维,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 五、设计搜集整理型作业,让学习融入生活

让学生从书本中跳出来,从题海中跳出来,走向社会,走近生活。这类作业的布置应因人而异,可让学生从书报杂志、广播电视以及网络中去搜集一些有关化学的趣味知识和常识,并开展交流,资源共享。学校与教师可充分利用资源,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测定酸雨和土壤的pH、吸烟的危害、温室效应等,或者组织参观造纸厂、制药厂和化工厂等活动。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许多活动建议,例如,调查家庭所用燃料的性能、价格、资源蕴藏情况及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对家庭燃料的选择及如何使其充分燃烧提出自己的看法;调查你周围的生活环境中白色污染的情况;调查你所在城镇或农村的一所工厂的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分析其厂址的选择是否合理,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等。

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化学作业的设计与布置,也必须符合教育发展的要求,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创设新的形式,发展新的题型,让作业发挥应有的功能。通过优化与改造,焕发作业所应有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张慧琴.对有效教学中作业布置策略的思考[J].河南教育2001(10):23. [2]张学芳.新课程下化学作业设计初探[J].科技信息,2007,(12):25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8f0878981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