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的思考

2022-05-04 07:45: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的思考》,欢迎阅读!
学生社团,思考,建设,发展,关于

关于我院学生社团建设和发展的思考

学生社团是由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群众组织。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社团工作也在与时俱进地不断发展。我院自20099月团委成立以来,先后建立了学生社团8个,社团发展层次较大,部分社团先已能按其章程和宗旨开展各种活动,有些社团还处在筹备建设中。整体看来,社团成长还处于刚刚起步的萌芽状态。

抓好学生社团工作,促进学生社团工作的有序开展,首要任务就是对学生社团工作有着准确的定位并对其重要性有着全面、深刻的认识。 浙江大学团委书记吴巨慧在《大学生社团特点及工作艺术思考》中提出:一是学生社团是实施素教育的有效载体。学生社团是自主性很强的组织,它覆盖了文化艺术实践创业、体育等各个方面,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实践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培养青年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二是学生社团是繁荣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力军。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营造出高品味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激励作用、规范作用、凝聚作用得到积极地发挥,有效促进了校园其他各项建设的有序开展。三是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的重要阵地。通过社团这个大舞台,学生在实践中树立信念,磨练意志,增长才干,思想理论水平、学术科研水平、文化素养水平、工作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学生社团也成为了培养学生干部的一个重要平台。四是学生社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动员方式。新形势下,学生社团成为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是在以班级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重要补充。

学生社团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然途径。也正是的因为它的重要性,高校在建设和发展的历程上必须要把学生社团工作放到重要的位臵上,作为重要的思考对象。从过去我院社团发展的一年多来看,社团在制度建设、活动开展、工作方式与方向、人员流失等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一、工作态度不端正,自主性较差

很多社团成员和干部只是一时热情,三分钟热度,兴趣来了就参与,没兴趣时就会找各种理由推辞工作,不能把工作作为一种责任和义务。工作态度不端正,社团安排什么工作就去做什么工作,对社团发展不去做任何的思考。

二、组织松散,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当前很多社团在管理机制上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数字成员多、实际成员少;内部机构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缺乏环环相扣的监督职能;很多社团缺乏稳定性。虽有规范的章程,但很难充分落实。


三、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

开展社团活动,需要相关领域的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目前,虽然大部分社团都配备了指导老师,但缺乏适当的奖励机制和管理机制,影响了老师的积极性。同时,社团干部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四、社团活动少,质量不高,不能调动社员的积极性,会员流失严重 能否举办高质量的活动,是社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有些社团活动无计划、组织松散,活动的主动性、系统性不够;个别社团长期不开展活动,形同虚设;一些社团的活动领域有待拓宽,形式有待创新,格调有待提高。各社团在招收会员时风风光光,但开展活动时参加的人却寥寥无几,社员流失现象严重。

五、物质条件匮乏,经费不充足

经费不足一直是困扰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难题。物质条件缺乏严重影响社团活动的开展,限制干部对活动的思考,影响社员和干部的情绪。学校对学生社团的财政支持十分有限,多数社团自筹资金的能力和渠道也有限,满足不了社团正常运转的需要;很多社团缺少基本的活动场地。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团的健康发展。

六、社团指导不深入,指导教师定位不明确

社团在申报时都填有指导单位和指导老师,但在运行上,指导关系往往是名存实亡,有些社团根本就没有与指导单位或指导老师建立关系,导致缺乏指导,盲目开展工作。有些指导老师的自身水平也有待提高。缺少奖励机制,指导老师的积极性不高。

高速发展的社团文化,关键在于加强引导,科学发展观思想为动力,形成机制健全、领导有力、生动活泼的学生社团体系。到底怎样管理模式才能促进社团的良性发展,先做如下思考:

一、统一领导,加强指导

在院团委下设立社团管理委员会,对各学生社团进行统一指导、管理和培训,具体内容包括:社团成立审批,指导社团加强组织建设,制定社团管理规章制度,举办社团文化节,引导社团开展有意义、有价值、主题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励和支持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的学生社团、树立优秀社团榜样,引导社团不断发展,发挥学生社团在丰富校园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推动我院学生社团的全面进步。

二、定期开展团组织生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

团的组织生活可以全面提高团员的自身素质,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团员的思想觉悟,增强团员的组织纪律观念。思想教育是社团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就要牢固树立阵地意识,引导社团向高层次、高水平发展;要在一些发展成熟的社团中构建以共青团组织为主体、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


为两翼的共青团组织体系。

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组织建设,保证社团建设的规范性

完善社团各项规章制度是社员工作的依据和准则,是社团规范化、合理化、有序化的前提和保证。并能在工作中不断地完善章程、档案和日常管理规范,证社团良性运作。院团委要定期对学生社团的班子、制度、活动、组织、档案管理、会员参与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全面评价,对于突出表现者进行表彰嘉奖和重点支持,对不合格的社团勒令整改甚至注销,为社团发展创造动力。

四、加强社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社团建设的合作互补与良性竞争 社团的发展和成长,既需要加强社团合作、“走出去、引进来”以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促进社团的发展;又需要在社团之间开展良性竞争,以便在竞争的机制下使社团的独立性得到更大发挥。

五、加强社团骨干建设,增强社团的凝聚力

要加强学生社团骨干的培养,建立科学的社团负责人选拔任用制度,对社团骨干进行定期系统的培训。提高社团骨干的素质,增强社团的凝聚力。

六、明确指导单位和指导老师定位,理清权利和义务

社团指导单位主要负责社团日常活动的指导,把握社团的发展动向。社团指导老师则主要负责具体了解和指导学生社团,在技术、技能和资源上给予帮助和指导。

七、加强精品社团的建设,实现社团工作的创新性

社团工作应做到知识性、趣味性、创新性之有机结合,大力建设精品社团;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繁荣校园文化为出发点、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促进专业学习为切入点来开展活动。各社以自己的特色开展一系列活动。这样,社团不仅能够吸引更多学生,减少社员流失,而且能够促进社团的团结和发展。

八、确保活动经费,提供场地设施

广开财源,变单一渠道为多渠道,在会费收入、学校预算经费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吸纳社会各界的赞助资金、争取社会支持,实现社团和赞助单位双赢。

建立项目审批、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社团活动的策划方案,由社团主管部门部和指导老师统一审批;活动经费由团委统一审核,保证资金规范使用;财务内部公开,财务管理透明化;建立检举制度,做好财务监督工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90ab118fc4ffe473368ab6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