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性质》名师教案

2023-02-21 07:0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金属的化学性质》名师教案》,欢迎阅读!
化学性质,名师,教案,金属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拔,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 三、教学难点

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

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 五、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1 / 3




学生用具:试管(若干)、试管架、烧杯、水槽、酒精灯、镊子、打火机、砂纸、锌粒、铁丝、铜丝、盐酸、稀硫酸、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锌溶液等。 六、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出示问题:如何鉴别真假黄金? 学生讨论,教师引入新课。 活动2金属活动性顺序 (多媒体课件)

1)实验安排:①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②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③把另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学生动手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教师巡视指导。

3思考:通过这几个实验你可分别得出什么结论?能否据此得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的活动性顺序:AlCuAg 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类型。

2Al+3CuSO4=Al2(SO4)3+3Cu(置换反应) Cu+2AgNO3=Cu(NO3)2+2Ag(置换反应) 5)归纳延伸:比较金属活动性的方法。

方法一:根据金属与氧气是否反应以及反应剧烈程度; 方法二:根据金属与稀酸是否反应以及反应剧烈程度;

方法三:较活泼金属可将不活泼金属从其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 6)经过实验探究,人们归纳和总结出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

(氢)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通过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得到的信息: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31f0f18e6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0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