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

2023-01-02 06:24: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劳动关系》,欢迎阅读!
劳动关系

1.劳动关系概念

劳动关系,是指管理方与劳动者个人及团体之间产生的,由双方利益引起的表现为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关系的总和,它会受到一定社会的经济,技术,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2.劳动关系主体

劳动关系主体,是指劳动关系中劳动力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使用者,即拥有劳动力的雇员和使用劳动的雇主。从狭义上讲,劳动力的主体包括两方,一方是雇员以及工会为主要形式的雇员团体,另一方是雇主以及雇主协会。从广义上讲,劳动关系的主体还包括政府。

3.冲突与合作的根源以及影响因素 合作的根源:合作是指在组织中,管理方与雇员要共同生产产品和服务,并在很大程度上遵守一套既定制度和规则的行为。合作的根源:被迫和获得满足。

被迫:指雇员迫于压力而不得不合作,即雇员如果要谋生,就得与雇主建立雇佣关系。

获得满足:1)主要建立在雇员对雇主的信任基础之上,这种信任来自对立法公正的理解和对当前管理权力的限制措施。2)大多数工作都有积极的一面,这是劳动者从工作中获得满足的更重要的原因。3)管理方也努力使雇员得到满足。

冲突的根源:根本根源和背景根源。前者是指由劳动关系的本质属性造成的冲突,后者是指由那些更加可变的,取决于组织,产业,地域,国家等因素的属性造成的冲突。

冲突的根本根源:1异化的合法化,2)客观的利益差异,3)雇佣关系的性质。

冲突的背景根源:1)广泛的社会不平等,2)劳动力市场状况,3)工作场所的不平等,4)工作本身的属性。

冲突与合作的影响因素:1)文化因素,2)非文化因素:a.客观的工作环境,b管理政策和实践,c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决策。3)冲突和合作的根源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a力资源策略的局限性,b理解工会和集体谈判制度。

4.影响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

1)技术环境,2)政策环境,3经济环境,4法律和制度环境,5社会文化环境。

5.管理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级代表国家:1.由组织行为学者和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组成2.关注就业关系中员工的动机以及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忠诚度问题3.雇员与企业的利益是一致的4.雇员始终认为自己处于被管理的从属地位5.对工会的态度模糊,尊重已建立的工会,尽量避免建立新公会6.基础是雇佣关系一元主义的信念和价值观。代表日本,特点:终身雇佣,年功序列,企业工会。 6.自由改革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及代表国家1.十分关注如何减少或消除工人受到的不平等和不公平待遇2.认为劳动关系是一种不均衡的关系,管理方凭其特殊权力处于主导地位3.需加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度4.构不公平理论5.当前劳动关系体系下周边部门公会无效。代表瑞典。 7.马克斯韦伯和工业资本主义理论: 1)精于计算的理性和官僚制的广泛传播:经济和社会行为的产生依赖于四种基本因素a传统或习俗,b值观或道德观,c感受个人的感觉,d理性的计算。

2)劳动力市场和雇佣关系。3阶级和阶级斗争4矛盾的结局。(5)工业资本主义理论的内涵 8.劳动关系的调整模式

1)斗争模式。2)多元放任模式。3协约自治模式a劳资抗衡模式b劳资制衡模式(4)综合模式a产业关系系统模式b对产业关系系统的改进:冈德森模型c综合模式的具体形式:1社会统合模式2经营者统合模3国家统合模式

9.早期劳动关系:背景,特点 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机器大生产,自由竞争理论的出现,早起工会的产生。特点:1.资方占有绝对优势,公会很不完善2.政府表面采取自由放任态度,但实际在立法和政策上倾向于雇主一方 10.成熟时期劳动关系

1)背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直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科技经济快速发展。出现福利国家。2

该时期劳动关系的主要特征:a经过前几个时期劳动关系的发展,政府认识到了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性,而且调整手段完备,立法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保障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为劳资双方有效沟通提供的各种服务也比较完备。b在政府立法,服务体系的干预下,管理方与员工双方都更愿意通过相对缓和的形式来解决冲突,从总体上看合作成为劳动关系的主流。c “三方格局”形成,员工参与管理的产业民主制度,集体化谈判制度都已经相当完善。解决劳资矛盾,劳资争端的途径趋于制度化和法律化。 11.新时期的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新变化:1)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国际竞争的加剧和雇主策略的变化。2)跨国公司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改变了资方,政府和工会的权利。3)非典型就业劳动者的处境日趋严峻。4)发展中国家面临新问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趋势不但会对主动加入的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也会对那些“被迫”加入的国家的劳动关系和社会政策产生冲击。各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选择:是降低劳动条件和福利水平以压低劳动成本从而在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还是积极遵守各国统一的劳动标准,以实现对工人的工作和生活水平的保障?这确实是一个需要各国慎重考虑的问题。目前,我国也面临着劳动标准水平的选择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的状况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5)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工会也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挑战。 12.管理方的定义

管理方是指在组织中通过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职能,率领下属人员完成既定工作目标的各级管理人员。从广义的角度看,管理方不仅包括企业中的各级管理人员,还包括各类正式与非正式的雇主协会。1)管理方具有职权。2)管理方通过合法程序获得职权。3)职权自上而下逐级授予。 13。雇主协会的定义及类型 定义:雇主协会是由雇主组成,旨在维护雇主利益,并努力调整雇主与雇员以及雇主与工会之间关系的组织。

1)区分雇主协会与纯粹的行业协会。2)雇主协会是由法人而不是自然人组成的协会。

类型:1)在地区协会基础上组成的全国性雇主联合会。2)由某一行业企业组成的单一产业的全国协会。3)由同一地区企业组成的地区协会。

14.新古典经济理论内容:管理方作为企业所有者的代理人,通过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竞争率,实现企业利润与所有者财富最大化。评价:1.有指出企业效率最大化的内部工作模式2.将生产效率等同于盈利,从而忽视了劳动关系中的政治方面3.立在把管理人员视为所有者利益的代理人这样一种过于简单的管理思4.没有意识到管理者理性的局限5.没有解释管理者自身价值观在决策过程的作用

15决策过程理论:内容:1.面临各种难题,需要进行各种可行方案的权衡,最终找出最优解决办法2.企业存在的管理权术对“管理方是理性人”构成挑战3.管理方易受当前流行的管理模式的影响。评价:1.从管理者自身看,积累了经验,形成自己的决策程序2.从组织内部的权力关系看高层通过制定规章控制和监督下层3.从决策的重要性看,重大决策时由高层来做出的。 16企业管理模式

1)职权结构:a独裁型b集权型c自主型

2)管理理念:a剥削型b宽容型c合作型

17.集权/宽容模式

1特征:a专业化b职位阶梯c诚感。2)对待工会的措施:承认个人参加工会组织的合法权利。a工会的存在使企业成本增加b工会要求建立绩效考核的程序与规则 自主/合作管理模式

(1)特征:1自主型组织设计:a工作扩大化b工作轮换c工作丰富化d主性工作团队。2雇员参与计划:a质量圈b劳资联合委员会。3人事与就业政策:a内部公平制度b薪酬体c全面质量管理

2)对待工会措施:改变了劳资双方的你我对立关系,通过雇员广泛参


与管理实践,使劳资双方的关系更融洽。

18.工作生活质量计划

对工作组织讲是一个过程,它使组织各个级别的成员积极的参加营造组织环境,构建组织模式,产生组织成果,这一过程为了产生两个目标及提高组织效率,改进工作生活环境。 19.质量圈一般是由通过共同工作来生产某一特定部件或提供某一特定服务的工作人员自愿组成的工作小组,每周在工作日之前或者之后开一次会,讨论生产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质量圈讨论的问题包括工作设计,任务分配,工作进度,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生产率,安全卫生,员工士气等各方面。质量圈非常适合人数较小的团队或小组,一般不超过12人。

建立质量圈的目标是:在团队人员自愿的基础上解决与质量有关问题的模式,员工共同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质量圈是雇员参与计划的一种形式, 20雇员参与计划EI标志着管理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雇员参与计划的指导思想是,如果劳资双方不再是两个对立的实体,那么工人的工作会更有效。如果雇员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管理,那么监督者与雇员之间的界限就会变得模糊。这样,雇员在工作中参与越多,工作就越好。 21全面质量管理:a.TQM真个企业共同来努力来满足顾客的需求并经常幸得超出顾客的期望要求,b.通过引进新的管理体制和企业文化来大幅削减因质量不佳而导致的成本因素。三个特征1.降低组织纵向变异通过拓宽管理跨度和实现组织扁平化,管理者的以减少管理费用,增进组织纵向交流;2减少劳动分工,专业化的劳动分工不利于组织内部的合作与横向沟通,而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工作的丰富化和跨专业职能界限的工作团队的更多使用;3调分权化的决策,职权与职责尽可能向下委授,并尽可能接近顾客,因为全面质量管理能否成功最终取决于对顾客需求的变化做出迅速而持续的反应的能力。

22、工会的概念以及分类:工会是由雇员组成的组织,主要通过集体谈判

方式代表雇员在工作场所及整个社会中的利益。分类:1.分为职业工会(同行公会、半技术与非技术工会、白领工会)、行业工会、总工会2.能分:工联公会,福利公会,政治公3.组织结构:地方性公会,全国总工会。

23工会的职能:1经济职能a工资与就业人数的最优组合b确保就业公平2民主职能A管理方违反集体协议或滥用职权,工会可以为会员提供准法律代表b代表雇员与雇主进行集体谈c有助于确保雇员在工作过程中获得自由d其职权指向是自下而上3合职能公会有助于员工发挥其才能,是实现高绩效管理的重要渠道4社会民主职能a社会公会主张b工会积极参与政治活动c工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5阶级革命职能:工团主义和社会主义。

24、工会的组织结构:是指工会借以安排其内部管理体制、代表制度及职权体系的机构与过程,其核心问题是如何使效率与民主结合

25、韦布五分法:把工会行为分为互保互助,集体谈判、劳动立法、直接行动、政治行动

26、斯坎隆计划:包括工资总额与销售总额的比例,与降低成本相联系的奖金、生产委员会和审查委员会等四方面。宗旨降低企业劳动成本而不影响员工的积极性。三个条件1适用于人数较少的企业2适用于产量与成本稳定的企业3管理方积极参与计划制定,尤其是计划的实施阶段。有效的员工参与是该计划最突出的特征。 27、拉克计划: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在产品附加值中所占比例不受经济周期影响,长期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以此做生产力的标准。如果实际劳动力岑本低于标准成本,雇员就可以与公司共同分享节约的劳动力成本。拉克计划的奖金是根据雇员收入的一定比例分配,而不是平均分配,由此,拉克计划鼓励收入较高的高资历雇员积极参与绩效改进

28政府的5P角色1.劳工基本权利的保护者,2.集体谈判与雇员参与的促进者,3.劳动争议的调停者,4.业保障与人力资源的规划者,5.公共部门的雇佣者.

29、政府劳动关系实践(一)劳动市场政策a价格机制,即工资水平与收入分配b就业水平与就业结构,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1失业政策2收入政策。(二)社会正义:1最低工资立法2社会倾销(三)产业行动1产业行动中公众利益2政府在处理产业冲突中的角色。

30如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1)共同经营(2)管理人性化(3)建立员工申诉制度4实施员工教育和培训5塑造企业文化

31员工参与的功能与限制功能1可以激发员工个人潜能,提高工作效率。2)可以将民主的生活方式延伸到产业领域及工作场所。3)可以保障劳动者权益,建立和谐的劳资关系。4)可以提高员工忠诚度、满意度和个人成就感。

限制:1)由于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出身背景、心理状态等方面的不同,对于员工参与的“态度”和“领悟”也有所不同。2)参与制度有时会增加企业经营的限制,延缓决策制定的时效。3)由于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经营日趋专业化和复杂化,员工参与除非在其个人的专业人范围内,否则很难发挥功效,有时甚至会破坏员工与管理者或经营者之间的感情。4)个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员工可能永远觉得参与的程度不够深,参与的范围不够广,以致双方的问题永远无法获得圆满的解决。

32、共同协商:是指资方为协调员工的关系而在制定决策之前,先征求员工的意见或态度,但不需要征得员工或其代表同意的决策程序。 33、职工代表大会:即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实行企业民主的最基本形式,是员工行驶民主管理权力的机构,由民主选举的员工代表组成。是建立以职代会制度为主体的员工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维护员工权利和利益,协调企业内部劳动关系的维权机制。

34、工人董事监事制度:是市场经济经济条件下公司发展的产物,是指由员工民主选举一定数量的员工代表进入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代表员工参与决策、监督的制度。

35、惩处的原则(1)热炉规则,强调惩处的即时性,预警性和一致性原则。2)渐进性惩处,是指管理方对员工的处罚,应采取逐步加强严厉性的方式进行,即口头警告,书面警告,降级,降职,停职和解雇这种正常顺序。

36、企业内部建立申诉制度的意义1)提供员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正常渠道。2)疏解员工情绪,改善工作气氛。3)审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与规章的合理性。4)防止管理权的不当使用。5)与集体协议集合,成为集体协议的适用与解释上的行政机制,并用以对抗不法的争议行为。6)减轻高层管理者处理员工不满事件的负荷。7)提高企业内部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外力介入或干预,使问题扩大或者恶化。 37、集体谈判的概念意义立法目的:概念意义:集体谈判是适用于一名雇主、一些雇主或一个或数个雇主组织为一方,同一个或数个工人组织为另一方,就以下目的所进行的所有谈判:1确定工作条件和就业条件2调整雇主与工人之间的关系(3)调整雇主组织与工人组织之间的关系 立法目的1)培育民主。2)在劳动关系中建立劳资双方力量对比的平衡、制约机制,允许工人通过组织工会增强力量,进行协商交涉,同时也对其行动特别是罢工权利进行限制(3)建立和提供有效解决冲突和争议的机制,确保经济的稳定和有效运行。

38、集体谈判中的问题1)实体性问题(2)程序性问题(3)劳动关系问题

39、产业行动的概念:产业行动是指在集体谈判过程中由雇员(无论是否通过工会)或雇主施加压力为目的,单方面引起正常工作安排暂时停止的一种活动,主要表现为罢工、怠工、关闭工厂等。

40、雇员的产业行动1)怠工(2联合抵制(3)纠察(4“好名单”“恶名单”5)罢工

41、雇主的产业行动1)关闭工厂2)雇用罢工替代者(3)雇主充当罢工破坏者(4)复工运动(5)黑名单(6)排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9109e3fbb68a98270fefa2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