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插图,引导小学生解读文本

2022-05-19 03:41: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巧借插图,引导小学生解读文本》,欢迎阅读!
插图,小学生,解读,引导,文本

巧借插图,引导小学生解读文本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注重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快乐学习。而图画能够创造一种生动形象的画面感,小学语文课文中附有许多辅助学生更好理解文本内容的插图,教师应该学会借用插图引导小学生解读文本,更好地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本文会以课文中的插图为切入点,为巧借插图为学生深入文本内容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教材插图;小学语文教学;解读文本

部编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插图常以无对话的画面形式呈现,图画的插入赋予教材新的生命力,将看似繁杂的文字栩栩如生地展示给读者。教师讲解知识时不能忽视插图的作用,一笔带过,而是要擅于利用插图的趣味性适当给学生多一些想象空间,一步步将学生引入文本,能够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既然意识到插图的重要性,笔者想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运用教材插图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内容。 一、描述插图内容,猜想课文主旨

根据数据得出,学生可从有插图的课本中多得到25%的信息。教师可用文章插图直接灵活地导入课文,不仅能够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还可以自然过渡到文本主题,让同学们怀揣着激动的心情进入新课学习。

在《小壁虎借尾巴》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小朋友观察文章中的插图,把其中所蕴含的内容有感情地说出来,并猜想作者通过这幅教材插图想表达的思想。同学们描绘的插图:小壁虎的尾巴被蛇咬断了,它先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一条尾巴,可是它们都没有借给它,小壁虎很伤心,它继续回家找妈妈,它妈妈和它说了些话,小壁虎又高兴起来。学生们认为小壁虎的尾巴对于它来说很重要。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小朋友们是不是很喜欢动物呢?大家对图中的描绘内容有没有存在疑问的地方?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关于动物的有趣知识,学生对动物的浓厚兴趣,能够引导他们进入这课的学习。

关于教学情境的导入,教师必须加以重视,在解读文本前能够使用生动活泼的插图等方法助力教学,遵循小学学生学习规律,上一堂有趣的语文课。 二、图文联系赏析,深入了解文本

只注重插图的欣赏不能全面地理解全文,看图并描图是让学生对图画中的事物形成初步认知,将插图和文本联系起来,则是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从中还能让他们学习如何用文字更准确、更生动地表达图画意思,也就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守株待兔》这篇课文出自战国时期韩非子的《韩非子·五蠹》,是通过宋国农民盲目等待兔子撞死获食的故事和使用过去的治国方法类比,阐释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想要的都必须靠自己争取的道理。课文配发一个农夫在被砍掉的树桩旁边等着野兔自己来送死,他悠闲地坐在地上,紧盯那颗树桩的插图。如果将插图和原文结合,将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作者使用寓言和插图生动表现了农夫不劳而获的心理。通过图文对照,有助于小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学生不仅通过文本知道农夫的动作和心理,坐着等待野兔到来,还能靠插图看出农夫的神情和状态,慵懒地、得意地看着树桩,加深课文的理解,在脑海中构造一个完整的画面。

图文并茂是小学语文课本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它的一个显著特征。教师要


把握教材插图的价值,引导学生将文本和插图联系,准确且完整地了解文本。 三、一图对应几段,理清结构层次

教材中有的课文插图有多个,教师不能孤立地将他们看成一个个插图的集合,而是运用联系观点把他们看成一个整体,一幅幅插图则是有机联系的整体的一部分。在深入了解某一课的插图和课文内容之后,可以根据文章的插图将课文划分成几个部分,根据这些部分逐一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

如《小公鸡和小鸭子》中有两幅插图,第一幅是描述小鸭子和小公鸡在岸上,小公鸡嘴里衔着虫子的情景,第二幅是小鸭子背着它的朋友小公鸡渡过河水的画面,教师让同学们回到课文,第一段是总的叙述,应该作为第一部分,第二段是讲述第一幅插图,它作为第二部分,第三和第四段描绘第二幅插图,作为第三部分,能够得出全文是的结构思路,段与段之间衔接紧密,从出去玩到草地再到河边,移步换景,切合逻辑。

理清文章思路,作为解读文本的一部分,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单一的文本不能产生较强的画面感,借助教材插图帮助学生极快构筑画面,加上教师的讲解破除理解障碍,更好整理原文写作思路。 四、认真阅读插图,锻炼运用技能

教师应该注重语文课程的创新,不能给学生树立为了学语文而学语文的意识,利用技术手段巩固和整合学生的语文知识,做到活学活用。插图不是毫无作用地摆在课本中,都有编者或者课文作者独特的用意,解析插图中蕴含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理应成为教师的一项任务,它不仅更加拉近学生和文本距离,而且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用能力。

语文教材中的《场景歌》句子中存在许多量词,而量词在生活中的使用也是非常频繁,此时教师需要尽可能多设计关于量词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试着用量词表达出来,提高学生对量词的运用能力。

语文是其他各个科目的基础,提高语文知识运用能力,形成学科间的知识迁移,对理解其他学科里的文本知识有很大的作用,教师只要用心发现有效运用插图帮助学生形成语文思维,给予学生的不只是语文学科能力的提升,还能比较顺利完成各种文本解读任务。

综上所述,教材插图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学生的生活环境紧密相关。在上文中提到运用插图可以做到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原文,教师有时甚至可以不用自己创设导入情境,直接就地取材也可达到同等效果,不过,小学教师应该要在插图上多花心思,如何吸引学生眼球,将他们带入老师的课堂,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分析插图,与文本构成更深层次的联系,掌握文本内容和中心思想,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赵燕.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6 [2] 胡子雄.谈连环画文字编辑与美术编辑的协作关系[J].编辑之友,19894 [3] 王庭波.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5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09209549fb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f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